高雄市海洋局定期监测海域品质,图为工作人员执行白砂崙渔港海域环境监测计画採样。(海洋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高雄市海洋局定期监测海域品质,图为工作人员执行白砂崙渔港海域环境监测计画採样。(海洋局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为维护高雄市海域水质环境,高雄市海洋局对高雄海域环境做监测计画,检测结果显示去年海域水质皆符合海洋委员会所订「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其中民眾所关心海域重金属如镉、铅、六价铬、砷、汞、硒、铜、锌、锰、银、镍浓度皆低于法规标准。

海洋局长黄登福表示,为维护高市海域环境及防治海洋污染,今年向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成功争取到补助经费近194万元,配合海洋局预算216万,共计410万元,持续办理高市海域环境监测工作。

海洋局指出,由于高市海域邻接各河川出海口、军港、商港、渔港、海岸公园区及其他海岸地区等,其海域水质常受到自然环境变化或人为因素呈现剧烈变化,造成对海洋环境的不利衝击。海洋局执行高市海域环境监测,可有效掌握高雄市各区海域水质现况,了解每一海域垂直水层的分布水质概况。

海洋局自2004年起依据「海洋污染防治法」执行海域监测作业,2011年高雄县市合併后,将原有14个监测採样点增至现有36个,范围北起二仁溪出海口,南至高屏溪出海口,其监测频率为每季监测一次水文及水质、每半年监测一次底质及生态,并定期将监测结果上传至海洋环境资讯系统网页(http://kcmb.nkust.edu.tw),提供民眾查询。

#海域监测 #高雄市 #水文 #海洋局 # 海洋污染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