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陆土地市场出现积极讯号,第三方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大陆百强房企拿地总额85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4.8%,拿地意愿显现回暖之势。
另据克而瑞数据,1月百强房企的新增土储货值、总价以及建面的百强门槛值分别为7.5亿元、1.4亿元和8.8万平方公尺,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50%以上的涨幅。
许多热点城市进行宅地出让,也对房企拿地热情的提高有所助益。1月份以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均有宅地出让,杭州则在1月开启了年内首次集中拍地。1月中旬,北京出让了4宗地块,其中有2宗地触顶摇号,溢价率达15%,拉动平均溢价率至8.9%。
这期间,加上各大城市取消土拍最高限价,有效提高了成交溢价率,推动市场预期的改善。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22城中已有18城落实取消土地限价,近来不少城市的溢价因此明显提高。
不过,业内认为,土地市场当前修復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刘水分析,1月份表现亮眼的原因有两点,一则是2023年1月,土地市场还在执行「两集中」政策,并且当时为春节,双重因素导致去年基数较低;二来,2023年10月以来,多个热点城市相继取消了土地最高限价等限制政策,带动了重点城市和区域土地热度的回升。
事实上,从拿地主体来看,当前地方国企仍是主角。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的拿地金额TOP100中,城投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拿地金额超过民企和央国企,占百强总金额比例接近40%。
刘水认为,目前,拿地榜排名靠前的以一些地方国企为主,所以拿地较多的现象是不是市场自主自发的行为,还不能够确定。
从1月的市场表现来看,百强房企销售仍在探底,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350.6亿元,年减34.2%,月减47.9%,单月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TOP50房企的门槛值更是年减近39%,跌破10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