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和大陆的重要经济官员2月6日结束了在北京举行的为期2天的会议,就各自的国内经济形势交换了观点,并对产能过剩等问题表达了担忧。会谈举行之际,眾人对大陆的经济增长感到关切。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遭遇了房地产市场危机并面临生产率下降的前景。
在北京推动新的增长驱动力,也就是包括电动汽车和电池在内的被称为「三新」经济产业之际,眾人对这些领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感到不安。
美中经济工作组是在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去年访问大陆后成立的。两国财政部在各自的声明中说,在最新的经济工作组会议上,官员们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交换了观点。
美国财政部说,双方还讨论了在共同挑战方面的合作,比如低收入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并同意4月份再次开会。
美国财政部说:「美国官员还坦率地提出了关切问题,包括大陆产业政策做法和产能过剩,以及因此对美国工人和企业的影响。」
美国财政部补充说,叶伦「盼望今年回访大陆。」
根据大陆美国商会(AmCham China)本月公布的对公司企业的调查,产能过剩正在成为某些领域的关切问题。
在上周末播放的採访中、前美国总统、目前在争取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角逐中领先的川普说,如果再次当选,他可能对大陆货物徵收60%或者更高的关税。
大陆财政部在声明中说,在会谈中,「中方就美对华加徵关税、双向投资限制、制裁打压中方企业等表达了关切。」
这是美中经济工作组的第三次会议。美中经济工作组以及美中金融工作组的首次会议是在去年10月举行的,随后又在去年11月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前举行了第二次会议。第三次金融工作组会议今年1月在北京举行。
这两个工作组直接向叶伦和大陆副总理何立峰报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