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20日为客家人重要节日「天穿日」,桃园市客家事务局在龙潭四方林开庄伯公庙举行祭天仪式,系列活动包含剧团演出天穿日故事剧,并邀请台北商业大学创意设计与经营研究所,合作开发特色文宣品纸胶带及养生茶包,透过意涵让民眾可黏东西、补元气,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族群。
祭天活动现场准备三牲礼,由副市长苏俊宾担任主祭。他说,相传旧时水神与火神相争,将天撞出一个大洞,女娲为免去人间灾苦,于是炼五色石补天,客家人为了感念女娲的帮助,天穿日会放下手边工作,藉此表达客家族群崇敬天地、尊重自然作息的精神,不只有宗教、文化意涵,甚至有生态意涵,水神火神象徵人类对于生态资源过度耗用,带来气候变迁臭氧层破洞,五色石则象徵稀有资源,人类应该加重视避免气候变迁带来的环境灾害。
活动也邀请桃园在地犀牛剧团,在桃园市客家文化馆演艺厅演出全新创作的故事剧,吸引800多位学生、市民共同观赏,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故事。另客家文化馆假日广场也有搜集五色石的闯关活动,以寓教于乐方式,将女娲补天故事融入趣味游戏情境。
台北商业大学创意设计与经营研究所师生,开发文宣品纸胶带及养生茶包,其中纸胶带的设计,透过可重复使用的纸胶带黏补东西,蕴含女娲补天意涵;养生茶包以健康、养生为设计主轴,以天然草本制作而成的五行养生茶包,让民眾能够补充元气、休养生息,体验传统的客家天穿日文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