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市府制作的广播节目「基隆Podcast」推出全新策画「基隆400特辑」系列节目,主持人余治明将邀请熟稔基隆歷史的来宾,引领听眾一同深入挖掘基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周由在地文史团队「鸡笼卡米诺」的单彦博,率先打头阵,与听眾分享基隆400年间生活空间变化。
单彦博表示,西元1626年时值西班牙统治台湾北部时期,一直到西治时期对于基隆才有较为完整的文字史料保存,后续清领时期至日治时期官方史料留存更为完整妥善,然而文史资料中缺乏常民生活的史料描述是较为可惜之处。基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空间变迁壮观;以日治时期筑港计画为界,从最初的渔村发展至现代化、商业化、棋盘格式的都市,城市轮廓随时光递嬗不断重塑。
单彦博指出,基隆在过去约400年间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城市空间发展,从西班牙时期登陆和平岛人口主要集中于此,演变至清领时期人口逐渐向内陆移动形成中型渔村。
到了日治时期,因人口及商业发展需要,实施筑港计画,在此计画中日本政府由「浚渫」(即疏通或凿深水道)港内着手,预设让千吨的船只得以入港停泊。而浚渫后的泥沙,用于港内填埋新生地,藉此解决市街腹地狭小的问题。
单彦博提到,基隆在400年的演变过程中城市边界不断扩大,尤其以日治时期填海造陆影响最为深远,城市范围从现今的庙口商圈一带,慢慢向今基隆市政府逐渐扩张,由于都市样貌的改变,商业渔港亦从最早的三沙湾渔港(目前已填为陆地),转移至正滨渔港一带,时至今日渔港功能转移至八斗子渔港。再再显示了人口、产业、城市样貌三者息息相关,交互影响。
余治明表示,2024年是清法战争140周年,这场战争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迁;然而,即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基隆始终屹立不摇。节目由基隆400年间「生活空间的变化」起头,日后将有一系列围绕在「基隆400」相关歷史的精彩节目,希冀能透过各种主题探索这座城市的丰富歷史和独特魅力鑑往知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