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百年歷史的新竹市市定古蹟周益记老宅于2021年3月开工展开修復工程,期间歷经短暂休止再復工,将于9日上午9时举行上梁大典,屋主周友达也欢迎热爱文史与建筑的朋友,共同见证周益记古蹟修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市府指出,周益记是1栋座落于北门街的老宅,2013年指定为新竹市市定古蹟,是竹市第1个私有权人自提指定古蹟、自行全额出资修復、自营运的典范。

文化局表示,周益记是竹市浦西派武功周家第4代子孙周敏益的故宅,是周氏在1923年向新竹望族李家(周敏益母亲李氏桔娘家)所购入,实际兴建年代并无文献史料记载,现存最久远的年代证据为神明厅立柱「庚辰年7月」(1880年)落款,应有100年以上的歷史。

其建筑为传统的街屋建筑形式,邻街外观面阔为5间宽的拱门造型,实际上内部为3间店面宽形式,是北门大街中面阔最广的街屋式建筑,如此立面呈现与周边常见的单开间狭长传统街屋形式相异。

大厝的外观有显着的拱形门窗,在艺术装饰上有日本大正年间流行的西方建筑风格,在立面上饰以华丽的洗石子或泥塑图样,而立面山头高低起伏的轮廓,相当独特。

周益记古蹟修復工程筹备多年,于2021年3月开工,歷经中庭结构补强与钢棚架保护工程后,短暂休止。2023年2月重新开工后,开始木桁抽换整理,各工程团队密切合作,克服诸多的困难。

尤其过程中,发现诸多被埋藏的痕迹,将成为后续修復的参考,且对照家族口述歷史,协助厘清歷次修建的范围,上梁仪式后,接续将完成屋脊等主结构工程。

屋主周友达表示,从古蹟指定申请开始,陆续展开家族与建筑物的歷史追寻、修復再利用规画设计,以及家具文物整理修復,包括修復工程与纪录,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参与其中,若不是为了保留下周益记宅与家族歷史,一般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专业。

为了让古蹟相关的研究工作与文化价值能获得更多的公共参与及资源投入,因此在2020年成立「社团法人台湾周益记文化遗产永续发展协会」,以推动文化遗产永续发展之相关工作为协会宗旨。

除了从周家出发认识新竹人文歷史的活动推广,协会也配合工程进度办理工地快闪参观、匠师共做工作坊、修復及再利用讲座及工程发现展览,分享文化遗产保存中不同领域的专业与实践细节。

周友达表示,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周益记官网及脸书发布的活动消息,也欢迎学校、团体预约参观导览。

#新竹市 #市定古蹟 #周益记 #修復 #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