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一:资金加持,市场动能可望持续推动科技股表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近四周产业型基金以科技股净流入161亿美元最佳,显见在AI人工智慧发展的起飞阶段,投资人对科技股仍相对有信心。
优势二:势不可挡,AI相关概念股未来几年可望继续蓬勃发展。根据券商报告指出,全球AI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到2026年可望达到9000亿美元1。最直接的贡献来自于AI软体,因为各行各业皆仰赖AI来优化其产品与服务。举例来说,资讯服务公司能够更快地处理数据,消费与电子商务公司也能应用AI更加瞭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并有效率地管理库存。
在AI硬体也不乏投资契机,根据统计,人称「AI心臟」的绘图处理器GPU的需求量持续增加,2023年至2027年之年复合成长率达44%2,以辉达(Nvidia)为首之GPU相关企业可望持续受惠这波AI发展趋势。
优势三:「益」立不摇 ,通讯服务与科技类股今年获利成长动能看俏。科技类股不仅受惠于AI加速成长等长期趋势,也具备营运相对不受景气循环影响的特性,因此今年可望延续成长动能。根据彭博市场共识预估,202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企业之EPS可望年增11%,其中以通讯服务类股17%、科技类股16%、与医疗保健类股16%3,相对优于其他产业。
总体而言,受惠资金动能、AI狂潮、与获利看俏三大优势,今年科技股的表现仍值得期待。而在去年由少数个股主导的情境,今年也可望扩散至其他同样受惠长期趋势,但评价仍相对合理的个别题材。有鑑于此,建议投资人不妨透过主动选股,在目前的AI领头羊之外,同步发掘其他位于「早期高速成长」阶段的中小型科技股,不仅有助分散风险,也可望强化投资组合爆发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