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大陆进行科技封锁,北京透过外资取得技术发展的路径受阻。大陆学者表示,若从效率的逻辑出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应该或能够关上自己的国门,而透过转口贸易,中美仍保持非常强的联繫,美国不可能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排除在外。

「中外媒体学术沙龙‧机遇中国系列」第一期19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引资环境和绿色永续发展」,约20家中外媒体到场採访。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所研究员刘亮、经济所研究员詹宇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长周冯琦出席并发表演讲。

在开放提问环节,有媒体问及,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至今,透过外资取得技术已经不是那么可行,想了解外资对目前中国大陆发展的意义?詹宇波回应称,2021年北京提出「国内国外双循环」概念时,曾经对此有较广泛的讨论,即中国发展到现在是否已经不需要国外的参与,光靠国内循环就够?

「我想,从(大陆)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政府在各种场合时,都明确表示并非如此」,詹宇波指,其中有「效率」的问题。若从此出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应该把自己的国门关上,或是在某一个时刻能够关上自己的国门,不去招引外资,亦不涉及国外市场,这是不能想像的事情。

「可以设想,哪怕中国现在科技创新有了很强大的进步,假如没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保持效率?如何改进项目?」詹宇波称,美国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战略就是一个封闭的战略,将中国排除在外,但这就导致往后谁来为其高额的研发投入埋单的问题。「我想中国对这一点应该是认识的,甚至可能比美国还清楚」。

詹宇波谈及中美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直言近年中国对美贸易量有所下降,但对东南亚、墨西哥的贸易正在上升,而这部分与美国对东南亚、墨西哥的贸易上升是「能对得上的」,显示透过转口贸易,中美仍保持非常强的联繫。

「美国民眾的消费,很大程度是依赖于中国或部分其他开发中国家生产」,詹宇波认为,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美国不可能把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排除在外。且美国总统拜登从未提过要跟中国完全脱鉤,而是要跟中国合作。

#一个 #詹宇波 #外资 #关上 #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