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以8000多万,筹备长达1年打造的《1624》,希望重新认知台湾早在17世纪的时候已遇见世界,成为世界史的发生场所。立委高金素梅27日在教育文化委员会质询时则不以为然地指出所谓海洋史观,在她看来是原住民族被殖民掠夺。
高金素梅指出,对于《1624》的戏剧专业部分没有意见,但对于内容大有意见。「我不禁要问《1624》这部戏要带领观眾去相遇去看到的到底是谁的歷史?如果是要谈台湾歷史为什么一定要从1624算起?为什么不是从2000年前十三行文化谈起?还是有些人刻意的安排,只是为了新世界来到我们家门口的那一天,也只是为了一个400年的台独政治志业?」
高金素梅认为所谓的海洋史观,同样是1624年,「你们看到的是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自由贸易,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世界的原住民族被殖民被掠夺;你们歌颂了黄金梦乡的五大洋,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大西洋海底那个200万具奴隶的尸骨」她也指出剧中号称原住民在400年前的国际谈判桌上作为台湾的主人,「但我看到的却是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逮捕囚禁的李家长老成为谈判桌上的菜单」。
「你们津津乐道的海洋史观其实就是欧洲殖民者海外掠夺的强盗史观,而我不断提出的歷史就是被殖民还有被灭绝的世界原住民族的史观」,高金素梅并表示自己在《1624》里看不到文化部对于殖民歷史的反省,「这是对于蔡英文总统对原住民族歷史转型正义最大的挑战跟破坏」,并直斥文化部不应用纳税钱去美化殖民者的罪行,打造虚假的史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