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统马英九明起访问大陆,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潘兆民认为,马英九此行绝对具有缓和两岸关系、降低紧张局势的作用,可视为善意行为,也缓解两岸民间的敌意。

潘兆民向本报分析,第一,自从大陆渔船事件以来,两岸于对话方面似乎遭遇困扰,如何降低两岸紧张情势非常重要。而马英九此时代表中华民国前总统前往大陆,可谓很好的善意行为,也藉此机会进行对话。

第二,潘兆民表示,马英九此行,代表着台湾许多民眾对于「两岸和平,共荣发展」的心声。他相信,台湾多数民眾会支持马英九把此讯息带给大陆领导阶层,让大陆了解台湾民意,这对台湾当然有助益。

第三,陆生与陆客迟迟不来,对大专院校与观光业造成衝击,潘兆民对此认为,马英九率青年学子赴陆,若能再次建立起两岸善意,对双向的学术交流,以及年轻学生及民间增进彼此了解、降低敌意、累积善意都是好事。

谈及可能举行的「马习二会」,潘兆民分析,从中国大陆的角度来看,是希望藉此机会再彰显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只要愿意接受之,两岸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往与对话。这也是中国大陆要透露给准总统赖清德的讯息。

赖清德称两岸方面要继续蔡英文路线,但大陆已将其定调为「独独配」,潘兆民认为,如果没有马英九前往中国大陆去缓和两岸关系,而是两岸官方继续对抗,甚至连民间都没有对话,这对台湾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从马英九访陆消息发布之后,绿营与政府高层较过去少进行直接批评或攻击。潘兆民指出,由于目前需要有人去缓和两岸关系,加上赖清德将是「少数总统」执政,导致绿营也不敢任意批评马的访问,否则可能被认为是传递「反和平」的讯号。

潘兆民补充,民进党在外部也受到美国的压力,包括拜登政府释出希望两岸对话的消息等;加上选举结束,绿营已经获得执政权、马英九访陆对执政党来说有帮助,现在没必要去做这种反制的行为。他并形容,马英九此行是「和平之旅」,未来也可能常态化进行,以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马英九 #潘兆民 #缓和 #两岸关系 #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