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烧,台北市今(31)日新增1案例,到宝林用餐经过9天后才出现症状,卫生局长陈彦元说明,不同患者发病快慢的差异,取决于食用数量及自身抵抗力,以及有无慢性疾病、运动习惯等,都会影响毒性发作的程度。
台北市政府今日举行宝林案进度更新说明记者会,北市新增1例个案,为43岁女性,21日到宝林用餐吃炒粿条,30日才到内湖三总就医,肝指数、白血球指数正常,肾功能指数也正常,经医师综合诊断后返家观察。
针对民眾摄食后,有人最快2小时发作,为何有人要较长时间才有症状,卫生局长陈彦元解释,如果有摄入的话,就跟摄入大小量有关,如果食用量相同的话,也与个人抗受性有关,另外有无慢性疾病、运动习惯等,都会影响毒性发作的程度。
陈彦元补充,宝林案多数病患都在12个小时后发生猛爆性肝衰竭、肾衰竭,尚不确定第21例是否摄入米酵菌酸,「如果有摄入的话,可以这样解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