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花莲卓溪乡偶有臺湾黑熊出现,农业部林保署委托野声公司监测,并在2021年至2023年间拍摄到79只(次)台湾黑熊,可辨识出至少20只不同个体,显示此区域黑熊数量多且稳定,林保署也将推动「卓溪乡狩猎自主管理计画」,营造人熊和平共处的友善山林。
农业部林保署2020年起,派遣同仁及专业团队蹲点当地部落,与居民从陌生、猜疑,到愿意信任,通报入侵与受困黑熊、申领改良式猎具,进而携手保育黑熊。从3年来的监测也发现,卓溪可能是目前全台已知黑熊数量最多的乡镇。
野声环境生态公司博士姜博仁说,2021至2023年间,透过自动相机共拍摄到79只(次)臺湾黑熊,其中包括多组一带二甚至一带三的母子熊,藉由身体特徵与胸前斑纹,可辨识出至少20只不同个体,显示此区域黑熊数量多且稳定,尤其夏季出现频度更高,且活动范围仍不断扩张;而黑熊多在白天出没,与居民活动时间重迭,人熊相遇机会将越趋频繁。野声也针对以布农族为主的卓溪乡17个部落,进行在地居民「熊经验」的调查访谈,结果有86%的人看过「熊痕迹」,67%看过黑熊,14%曾发生过人熊衝突。
林业保育署署长林华庆表示,黑熊族群逐渐繁盛是保育的好消息,但也要面对「熊越来越靠近人」的事实,近年黑熊族群渐由国有林向外扩张,黑熊进入浅山私有地甚至社区周边似渐趋频繁。像在卓溪,2018年起每年都有黑熊入侵农舍、鸡舍或受困陷阱的「人熊衝突」;2023年5月起,更是几乎每个月都有「人熊相遇」的状况。
林华庆指出,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提出「昆明-蒙特娄生物多样性框架」,其中即揭示各国应肯认与尊重原住民及在地社区的权利。因此,山猪吊的使用,应该在正视农民防治兽害需求与尊重原住民自然资源利用权利的前提下,设法减轻制式套索对动物的伤害,才能真正务实改善现况。林业保育署改良,研制口径较小、线径较粗的友善版山猪吊,称为「改良式猎具」,并且免费提供有需要的山村居民领用,希望逐步取代不友善的市售山猪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