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物的酥脆美味,让人难以抗拒,但吃炸物想少吃油也有撇步,营养师姚晴徽表示,炸物表面积大小、油炸方式,都会影响炸物吸油多寡,油炸可分素炸、乾炸、湿炸及酥炸4种,其中湿炸是沾过麵糊后去油炸,例如炸海苔沾麵糊,吸油率高达430%,吃它有如在吃「油弹」。
姚晴徽在脸书徽姑娘营养师PO文指出,同样是炸物,有些炸物吃起来清爽酥脆,有些一咬下去喷出来的都是油,像在吃油弹,其实油炸的方式、表面积大小,都会影响到炸物吸油的多寡,以下为参考教育部大专院校推动聪明摄取食用油脂教学资源参考手册,整理出的4种油炸方式与炸物吸油率,方便大家知道哪种炸物是超级油、油到破表。
■素炸:食物腌过后直接油炸,又称为清炸,像是炸丸子类吸油率5%、炸蔬菜及淀粉类吸油率7%至15%、炸蛋及炸甜甜圈吸油率15%、炸麵包丁吸油率100%。
■乾炸:食物腌过后,沾一层地瓜粉、麵包粉、太白粉,或麵粉等粉类再油炸,这类炸豆、鱼、蛋类吸油率为5%到10%不等。
■湿炸:食物腌过沾麵糊后去油炸,这类麵糊制成有多种,像是粉、水、蛋、油等混合成制成的麵糊,例如炸海鲜与肉类约会沾麵糊40%到60%,其吸油率约10%到20%。
炸蔬菜及淀粉类约会沾多于50%的麵糊,其吸油率大于20%;炸牛蒡丝约沾麵糊320%,吸油率达65%;炸海苔约沾麵糊1500%,吸油率高达430%。
●酥炸:分为3层,第1层用太白粉或麵粉,第2层裹上麵粉糊或蛋液等,第3层用有颗粒的地瓜粉及麵包粉,口感最脆。炸肉馅饼约沾麵糊15%,吸油率5%;炸海鲜和肉类,例如蚵仔酥、炸乌贼、炸虾、炸鸡排等,约沾麵糊25%到40%,吸油率10%到2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