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自4月3日大地震后,昨日至今日(22日、23日)又连续发生多起规模5、规模6余震,让不少人担心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事实上,内政部消防署过去曾分享,民眾应在家准备紧急避难包,内容物包括「紧急粮食饮水」、「医疗及清洁品」、「御寒保暖衣物」、「贵重物品」、「鞋子」、「其他」6大类,以防地震导致建筑物严重受损时能够迅速撤离。

消防署表示,紧急避难包基本上有6大类物品。(翻摄自消防署)
消防署表示,紧急避难包基本上有6大类物品。(翻摄自消防署)

以下为紧急避难包参考项目:

紧急粮食饮水

可准备饮用水、饼乾、巧克力、防灾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简单的粮食;有婴儿的家庭应另外准备奶粉、真空包装或罐头副食品等。

医疗及清洁品

优碘、棉花棒、纱布等急救用品、温度计、口罩、乾洗手、面纸、湿纸巾、卫生棉及医药(每日服用药及常用药等,要注意药品保存时效及保存方式)等。

御寒保暖衣物

轻便外套、内衣、袜子、毛巾、手套(橡胶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负范围内,也可一併带出。有婴儿的家庭要记得带尿布,婴儿背带最好也放在出门可随手拿得到的地方,一併带出。

贵重物品

身分证、健保卡及存折影本,其他合法证明重要证件影本、另需要少许现金,最好准备些零钱,因为可能会使用到公共电话或自动贩卖机。

鞋子

外出避难时,要记得穿上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伤。

其他

其他可预先准备如哨子、防灾地图(可至内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辖市、县(市)政府网站下载)、可携式收音机、手电筒、电池、打火机、瑞士刀、行动电源、充电器材等,如果家中有宠物,宠物的饮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採计,一併放入紧急避难包中。

消防署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要准备1个紧急避难包」,紧急避难包原则上是一个质轻、容易取用物品的双肩背包,里头装有从住家出发到避难场所及避难初期可能会需要的物品,除了根据个人不同需求外,也可跟家人共同讨论进行准备,放在大门口或玄关附近随手可得处,另外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紧急避难包,以确保没有物品损坏、遗漏、已届使用期限。

#花莲 #地震 #地震包 #紧急避难包 #消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