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之音报导,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排放国的气候特使举行了会谈之后,两国在华盛顿当地时间5月10日承诺,为减少甲烷而共同努力。甲烷是数量第二多的温室气体。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与白宫气候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在他们的前任卸任后首次会面。双方的前任结成了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帮助去年在杜拜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达成了共识。

美国国务院的声明说,在本周于华盛顿举行的2天会谈期间,两位气候官员探讨如何「推动在亚塞拜然巴库举行的联合国第29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9)取得成功」。而下一届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将于11月召开。

在巴库峰会之前,中国承诺採取一项广泛的计画来应对甲烷排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烷排放国。由于甲烷主要来自中国的煤矿,这是一个尤其敏感的政治问题。两国表示,他们将共同主持巴库峰会的一次活动,以减少甲烷和其他非碳温室气体。这是第二次同类活动。

国务院的声明说:「双方致力于就部署减排技术推动双边合作并开展能力建设。」双方还同意改善监测和标准,「目的在于在2020年代实现重大的甲烷控制和减排。」

然而,中国并没有明确加入美国和欧盟牵头的一项全球承诺。这项承诺的目的在于在2030年之前,按照2020年的水平,把甲烷排放至少减少30%。甲烷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远超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但是它在大气层滞留的时间较短,只有数年,而不是数百年。甲烷排放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及农业。

一系列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制定了一项目标,要让地球温度的升高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的摄氏1.5度,以避免最恶劣的气候变化影响,然而,地球仍然远离走向这个目标的轨迹。杜拜会谈首次同意世界需要从化石燃料过渡出来。

美国和中国存在广泛分歧,关系紧张,但是拜登总统的行政当局已把气候视为一个美中合作领域。

美国之前的气候特使是前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他与中国资深气候谈判代表解振华结成了友好关系。他们两人曾在加州举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谈,为第28届气候峰会铺路。

#甲烷 #举行 #承诺 #中国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