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政府电子採购网主要针对主包商管理,对于分包商只有在必要时才要向机关报备,长久下来,工程管理难免出现漏洞。工程会副主委叶哲良表示,政府有责任提醒机关避免踩雷,因此着手在政府电子採购网新增「分包厂商」登录功能,以利抓到潜在围标。

知情官员说明,目前工程高度分工的情况下,上面厂商往往只做管理工作,但近期发现分包厂商背后其实隐藏不少弊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分包厂商工作情形,避免「影武者」介入。

按照工程会规划,将于政府电子採购网建立分包厂商资料库,供机关于採购个案决标后(以传输决标公告或决标资料汇送时点为准),登录分包厂商资料,包括厂商名称、统一编号、地址及履约期限等,以利机关掌握分包厂商资讯及落实履约管理。

官员表示,目前系统正在测试中,预计6月底会上线,初步锁定分包金额占10%以上厂商须登录。发函各机关后,给予3个月的时间试行,看是否需要调整金额占比,预计9月修正工程採购契约范本,届时就会更强制力。

据悉,工程会除将完善分包厂商功能,也将办理功能开发,预计介接经济部商工登记负责人、董监事、地址、电话及资本额等相关栏位。

此外,工程会也规画开发警示系统。官员进一步说明,针对不同投标厂商却共同参与投标高风险採购案件,採购网将开发警示讯息功能,机关于採购网登打标案相关资讯弹跳出视窗,提早预警可能发生前揭错误态样,有利机关进行审标作业。

而目前工程会已完成搜集分包厂商9种错误态样,包含分包为未得标商;得标商与其他投标商分包商地址或负责人相同;不同得标、分包商,分包商负责人或地址相同;不同得标商,相同分包商等。

官员表示,一旦要求登录分包商资讯后,就能透过后端进一步检核,未来只要有可能违规的疑虑就会向机关警示,由机关进一步去处理,如果发现确实有不正当关联,回归採购法可终止契约、没收押标金。

#分包 #机关 #工程会 #分包商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