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与云林野鸟学会执行普查冬候鸟小辫鸻长达16年,始终无法确认来自何处,云林野鸟学会、彰化野鸟鸟会、山林飞羽光学团队为了解谜,去年冬天至今年1月间在几只小辫鸻身上装卫星发报器追踪,其中编号20号的「小土豆」迁徙最远,57天内飞了6840公里,落脚处是大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吴崇汉日前特地飞去黑龙江找牠,发现牠在玉米田、稻田里觅食小虫。
小辫鸻是台湾的冬季候鸟,每年10月下旬抵达台湾,翌年2月下旬开始北返回到繁殖地。今年1月全台普查小辫鸻,全台观察到1万3085只,大部分小辫鸻在云林度冬。
小辫鸻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台湾的小辫鸻从哪飞来至今是谜,一般推估是西伯利亚,云林野鸟学会理事吴崇汉及云科大学生池沛玲决定解谜,从去年年到今年1月间在云林县虎尾镇、土库镇、莿桐乡在小辫鸻繫放,并在身上安装卫星发报器,精准掌握牠们的飞行路线。
编号20号的「小土豆」2月27日夜晚从云林县二崙乡启程,从彰化芳苑乡出海,隔日清晨着陆于大陆福建省福州,展开在大陆内陆的迁徙,包括安徽省黄山市、山东省东营市、辽寧省盘锦市、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绥化市,最后停留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歷时57天。
吴崇汉表示,很特殊的是,小土豆从台湾飞回繁殖地黑龙江省拜泉县歷经2次跨海,一次是2月27日跨台湾海峡,第二次是4月4日飞越更宽的渤海,4月9日飞抵内蒙古自治区,以为牠会飞往蒙古,结果转往东北方,4月25日抵达繁殖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就不再迁徙,总计飞了6840公里。
吴、池二人十分好奇小土豆的繁殖区环境,5月初起程到黑龙江找小土豆,根据卫星定位,他们找到一处开阔的田野,周边种植玉米、稻米,气温介于4度到16度之间。
师生找了2天,背着照相器材沿着山坡走,用望远镜仔细搜索每一处,沉寂一段时间,熟悉的鸣叫声在寧静的田野中迴响,惊喜看到2只小辫鸻从天降落在农田里,是小土豆与一只母鸟!
吴崇汉说,透过望远镜观察确认是带有卫星发报器足旗编码20号,心情如同看到亲人般兴奋,为避免惊扰牠们,悄悄回到农田架起设备,观察孩子们一举一动。
吴崇汉说,此次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台湾冬候鸟小辫鸻并非来自西伯利亚,而是距离西伯利亚边界246公里的大陆黑龙江省。
池沛玲表示,4个多月来每一天都关注着小土豆的动态,小辫鸻展现牠们生活的惊人冒险和适应力,每一次迁徙都是一趟伟大的冒险,也背负着延续族群的超级任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