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不动产顾问公司今天指出,最新完成修法的「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修正草案,参考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不动产投资信托制度,加入以基金架构发行的REITs制度,以活络不动产证券化市场。加上现行「不动产证券化条例」中採信托架构的投资方式,台湾REITs将以基金、信托双轨架构运行。
KPMG毕马威不动产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文正认为,台湾推出双轨REITs后,增加不动产投资的种类和灵活度,使得台湾不动产市场更具吸引力,投资人可透过REITs,享有更多元的不动产获利,参与标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办、商场等,还有新兴的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医疗保健、公共建设等,甚至是再生能源项目,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电厂,这些领域都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和社会意义,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和永续发展有正面的作用。
陈文正表示,另外,由于REITs也允许投资开发型不动产,投资人还能参与到不动产开发过程,掌握潜在报酬和升值空间。
KPMG毕马威不动产顾问公司副总经理林升恒表示,「不动产证券化条例」自2003年公布实施,歷经20年来,台湾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总共发行有十檔,经过歷年来的清算后仍有六檔,目前市值约21.7亿美元、换算约新台币700多亿元,占台股市值1.7481兆美元比重约0.12%,相较于邻近国家市场发行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小。
以日本来说,共有61檔REITs,市值约新台币3.3兆元,占日股市值1.7%;新加坡共有40檔REITs,市值约2.3兆元,占新加坡股市约12%。
林升恒表示,台湾REITs市场发展缓慢,仍有极大发展空间及潜力。
统计显示,台湾目前发行的六檔REITs,以投资国内标的为主,将近半数为办公大楼,其次为商场及厂办,标的类型较单一。且台湾多为权益型REITs,指以持有和管理不动产为主,透过租金和不动产价值的增长来产生收入。
林升恒指出,现行信托型REITs,由受托机构(须为信托业)发行受益证券、保管REITs资产,在台湾符合信托业规范只有银行,通常都没有不动产管理专业,因此会将标的委托给管理机构。
林升恒表示,以2018年发行的「乐富一号」为例,是由京城银行担任受托机构,并交由晶华公寓大厦管理维护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不动产标的。信托架构中规定上发行与管理是由银行负责,但是实际上是委托给不动产管理机构管理,使 「权、责分离」的情形,管理上有可能会较消极。
他认为,新法所订定的基金型REITs,则需由不动产管理专业的不动产投资信托事业,或是获得许可的证券投资信托事业来发行与管理资产,并且分离保管、管理责任,REITs资产则由信托业负责保管监督,将权责划分明确。
林升恒表示,除了架构上差异外,基金型REITs 也简化后续资金募集的程序,并鼓励投资国外不动产,来确保REITs规模持续增长;另外,也开放关系人交易,基金所管理不动产可来自于同一集团或利害关系人的资产,以提升资产配置弹性,能避免现行信托型REITs 因为不动产老旧,使收益率下降,但因为修改信托契约程序较困难,导致现今REITs 市场较不热络。
新加坡的 REITs,起步比台湾早不到五年,但资金与发行数量远高于台湾市场,为亚洲第二大市场。除此之外,投资的不动产类型也更加多元,除办公大楼、商场、饭店等常见商用不动产外,也会有医院、工厂、渡假村等标的,除了本国不动产外,约八成的基金有投资于海外不动产,投资区域遍及全世界,除了邻近地区中国、日本、马来西亚等,甚至横跨澳洲、美洲、欧洲等。
林升恒表示,新加坡对S-REIT(Singapore REITs)的规范,相比台湾更加健全,要求交易内容、营运管理上都要公开、透明,规定完整的资讯揭露规范。除此之外,随着近年的气候变迁与永续治理,所有S-REITs在2022年开始就已经揭露气候相关指标,有些甚至承诺净零排放策略、并提升绿建筑比例,反映出永续趋势的变化。
KPMG毕马威不动产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文正认为,台湾推出双轨REITs后,增加不动产投资的种类和灵活度,使得台湾不动产市场更具吸引力,投资人可透过REITs,享有更多元的不动产获利,参与标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办、商场等,还有新兴的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医疗保健、公共建设等,甚至是再生能源项目,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电厂。这些领域都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和社会意义,对于促进绿色经济和永续发展有正面的作用。另外,由于REITs也允许投资开发型不动产,投资人还能参与到不动产开发过程,掌握潜在报酬和升值空间。
陈文正指出,观察S-REITs(Singapore REIT)发展后发现,台湾REITs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推动力道上的确待加强,如果基金发行者能选择具有绿建筑标章的标
的,或是提供气候相关的资讯揭露,相信此举不仅能提高基金竞争力和透明度,也能符合当前的社会责任和投资趋势,让租客和投资人都能受惠。因此,建议台湾REITs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重视永续发展议题,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