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城案持续延烧,外界连番质疑下,台北市议会组成专案调查小组查明真相,调查至今,时任都发局长黄景茂坚定表示「法律上站得住脚」,另有业界人士认为京华城无端卷入政治风波。对此,亲绿资深媒体人张铭佑今(26)日在广播节目「宝岛好铭声」指出,现有证据都显示出京华城一切按程序送件,只是经歷多届市府变革与政治斗争,让建案延宕多年无法完工,反模糊京华城合法开发的正当性。
张铭佑指出,京华城起初为符合都委会要求,捐出30%土地,并建设偶戏馆和认养復盛公园后,才依法将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多年来,该案件因政治斗争数次被拖延。来宾陈志仁也解释,京华城现今得到的容积率是当初工业土地变更为第3种商业用地后的基准容积,再加上依《都市计画法》第24条拿到20%容积奖励,以及额外花费取得容积移转30%。
张铭佑也谈及都委会出席近八成,才通过840%容积率,改建过程中,京华城主动提出不同方案申请奖励,并非一次到位,而是歷经多次会议,都市委员会才通过,一切依法申请容积奖励,并非自创奖励。同时,来宾陈志仁也说,从会议纪录来看,都委会多次在会议中表达同情,认为京华城确实有委屈,当地居民也多表示支持京华城开发,相信能带动经济发展,对未来的新大楼充满期待。
张铭佑更表示,台北市长蒋万安日前赴议会专案报告也坦言,年初市府回给监察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京华城案经严谨把关,表示支持京华城。可见该案在公益性和对价性皆经得起考验,行政层面并无瑕疵。该案没有利益衝突跟瑕疵行事,就不能要求将企业合法取得的容积奖励用「容积代金」来回收,对企业来说不公平也不合理,「这样以后谁还敢来台北市投资」。
张铭佑认为,「政治操弄牵连民间企业,是不是算是一种现代版官逼民反?」京华城容积率争议,实际上牵涉深层政治斗争,可能最终又查无不法。他呼吁,各方应关注企业与居民的合法权益,企业在符合合法程序的情况下,应受到公平对待,避免政治因素影响公正性,相关人士应秉持公正立场,妥善处理案件,保障企业与居民的合法权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