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莫斯科基本上被排除在全球金融体系之外。然而,中国大陆并未对此坐视不管,两国愈来愈常使用人民币交易,有专家便分析了未来美元被人民币取代的可能性。
《新闻周刊》报导,截至2023年12月,人民币已占中俄交易的三分之一,金融服务集团福四通国际(StoneX Group Inc)主管迪洛德(Vincent Deluard)说,中俄紧密的贸易关系,让中方可尝试大规模去美元化。《日经新闻》指出,在2023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国际交易量首次超过美元交易量。
同时,人民币在其他国家也日益受到欢迎,孟加拉政府批准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以人民币支付3.18亿美元(约台币100亿)建造路布尔核能发电厂(Rooppur Nuclear Power Plant)。此外,该货币在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也越来越普及。
迪洛德说,实现战略自主是中国大陆的指路明灯,他强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对于报復美国,降低对方的影响力非常重要,俄罗斯的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你可以把俄乌战争当作催化剂。」
儘管如此,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3月升至4.5%,而美元则保持在47%左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