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议员批评市府防灾公园建置不力,防灾演练不在防灾公园举行,功能成效恐打折。(市议员陈俞融提供)
多位议员批评市府防灾公园建置不力,防灾演练不在防灾公园举行,功能成效恐打折。(市议员陈俞融提供)

台中市议会31日市政总质询,多位议员批评市府防灾公园建置不力,防灾演练不在防灾公园举行,功能成效恐打折。建设局表示,台中市目前有37处防灾公园,其中6处可作为避难收容处所,因应灾害类型多元,社会局未来会督导区公所选择适合场域进行演练。

议员陈俞融提到,今年台中市4级以上有感地震4起,从921之后,台湾对于防灾观念越来越重视,但社会局举行的避难收容演练执行成果,共11场防灾演练却不在防灾公园举行,防灾公园设置意义为何?

陈俞融指出,目前建设局于全市设置37处防灾公园,但社会局身为避难收容演练督导单位,计有527处临时避难收容处所,其中仅5处为防灾公园,各局处对防灾公园认知不同调,显示在防灾上,各局处仍是本位主义。

陈俞融指出,北区人口密度为全市第一,每平方公里达2万735人,避难空间需求高,但她于防灾公园之一的北区英才公园设施位置实际考察后,发现依照该处虽有10处避难设施位置,但避难设施之一蓄水池,目前却是一片积水,痛斥市府建置不维护。

市议员陈淑华提到,灾害防救非常重要,平常就应落实,不是揭牌后就没动作了。市议员张芬郁表示,防灾公园不是放告示牌,写了数据就叫防灾公园;市议员萧隆泽说,台中防灾公园共计37座,看似数量多,却没有一行政区一防灾公园。

市议员陈雅惠也提到,近来两岸关系紧张,大陆军机不断扰台,希望盘点避难收容处所,强化防灾机能;市议员谢家宜表示,近年人口大幅移入的区域,市府建置的疏散避难地图应适时检讨。

台中市建设局表示,台中目前有37处防灾公园,平时供市民生活休閒使用,灾害时兼具防灾避难及减灾功能,其中6处更可进一步作为避难收容处所。建设局于灾害期间将提供「临时避难场域」及「避难设施规划放置区域图」,以利救灾单位进驻时能即时布置相关设施,其余救灾分工规画则依「台中地区灾害防救计画」,由各灾害防救机关及业务分工进行救灾。

关于英才公园部分,建设局指出,针对防灾公园告示牌标示将持续优化改善,并检讨现有「台中市防灾公园规划指引」,邀请相关单位共同研议避难设施配置,并配合社会局等机关举办防灾演练,让台中市防灾公园发挥最大功能。

#台中 #避难 #防灾演练 #防灾公园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