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入季节转换及梅雨季时,往往会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而感冒,近年甚至出现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及「类流感」,究竟两者有何差异?有哪些症状?

【流感病程快、症状严重】

流感(Influenza)病毒共有A、B、C、D等4型病毒,只有A、B型才能引起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影响呼吸道系统的传染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但病症较严重、病程较快且康復需1至3周,感染可扩及肺部,严重恐致死。

流感需透过筛检认定,若确诊流感,其潜伏期大多是1至2天,且患者发病的前1天至出现症状后的3-7天内,都具有传染力;若有发烧,可能会烧到2-3天;痊癒则需要1-3周。流感的症状主要有发烧超过摄氏38度、头痛、畏寒、肌肉酸痛、倦怠无力感、持续性乾咳、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及呕吐。

目前台湾有公费流感预防疫苗,可降低50%以上重症机率、降低8%死亡率,但有条件开放接种对象,包含65岁以上长者、医事及卫生防疫相关人员、孕妇等。一旦察觉自己可能感染流感,请务必戴口罩就医,并依照医师指示服药。此外,要补充大量水分预防脱水、充足睡眠及规律作息,让身体能够对抗病毒。

【类流感症状轻、一周内痊癒】

类流感的诊断方式一样也是要透过快筛确认,若是非阳性结果却出现流感症状,且无法证明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时,就会归类为类流感。初期症状会出现在鼻子及喉咙,再影响到气管及支气管,最后严重恐影响到肺臟,因此一有症状就要看医生治疗。

大多数的类流感患者症状,分别是突然发烧摄氏38度、呼吸道症状、头痛、肌肉酸痛、极度倦怠等等,不过若是高烧连续3天、呼吸困难、胸痛、嘴唇发紫等重症,就要立即送医治疗。

至于预防方式则与流感相同,平时要注重手部清洁、定期清洁生活环境,拥有正常的生活作息及睡眠充足,如此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向病毒说掰掰。

#流感 #类流感 #感冒 #生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