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班族常抱怨薪水低难存钱,不知要存多久才能够买房。有些人认为,以前父母亲那一辈生活的年代,房价没有现在那么高,买房就是比现在轻松。相关话题掀起热烈讨论,有网友揭露,过去早有「无壳蜗牛运动」,可见当时买房也不是简单的事!
在PTT的Gossiping板上,有网友以「羡慕你爸那年代500万能买房的日子吗?」为题发问,指出考虑到当时的公设比,电梯大楼大约是18%,而公寓平均为10%以下,有直楼梯的房子甚至会更低,「就算说利息很高也差不多800-900万结清,相较之下就是比现在轻松啊」。
对于他的看法,确实有不少网友表示认同,「以前开计程车都可以养全家还买房,不用多高级的职业,有正当职业都能养家」、「我爸那年代200万就有台北市」、「我老头那年代是100万-150万就能买房子」、「以前83万,高雄公寓」、「我家买的第一间房是在快40年前的中正区公寓,45坪左右在二楼,350万」、「1994年信义区基隆路一段450万,外面华厦大楼也差不多600万左右而已,只是以前真的是8%,这种差100-200万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的」、「谁跟你500万,37年前我家透天买80万」。
但是也有网友指出,当年买房同样不轻松,「那个时候你爸也觉得贵啊」、「我老家30几年前买就900多了欸」、「不要鬼扯了任何时代买房子都很困难」、「当年利息高,买房要标会,倒会一堆」、「1989就有无壳蜗牛运动,别幻想以前多简单」、「过去没有那么美好,你的上一代也在哭爸房价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