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是紧跟着ESG的重要趋势,其核心正是ESG中的S(社会)面向,更是达人才永续的重要关键,而企业影响力评估(DEIIA)为台湾唯一 DEI评估工具,透过20个题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DEI的架构、行动、政策等面向上的发展状况,推出以来深受企业好评。Alpha plus 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邱亮士分析当中关于LGBT+面向的数据,发现有具体作为的企业不到一成,认同多元性别友善、准备开始行动的企业也仅有 23.9%,而高达67.2%企业表示只遵循法规要求(例如禁止性倾向歧视),并未採取任何行动,对照上个月行政院民意调查结果有高达七成民眾支持同婚,显示台湾职场环境保守许多,导致LGBT+人才仍无法安心就业、自在工作。
在企业的具体作为上,Alpha plus同步分析独家的74项 DEI 指标发现,在多元性别(LGBT+)面向的12个指标中,「达成率」最高的三个作为是主管会给LGBT+员工同等尊重与对待(91.0%)、在劳动契约中明订禁止性倾向歧视(69.7%)、员工中有出柜族群(51.6%)。邱亮士说明,《就业服务法》与《性别平等工作法》原本就有禁止针对基于性别与性倾向的歧视,不意外地企业有较高达成率;最低达成的前三名作为:提供跨性别医疗补助或保险(8.4%)、过去三年曾举办或参与LGBT+活动(12.9%)、过去一年内部曾办LGBT+教育训练(13.6%)。邱亮士进一步指出,有提供跨性别者支持性资源或对外发声的企业仍是少数,且有做到的几乎都是外商企业,但较让人失望的是有进行LGBT+ 相关训练或沟通的企业只有一成多,毕竟缺乏理解就是造成偏见的主因,对比企业高喊的性别平等,实不应独漏多元性别。
根据Alpha plus与企业长期的互动经验,目前企业在性别平等政策或教育训练上确实仍停留在传统的「两性」框架,多元性别(LGBT+)则多被忽略,如此不仅让「性别平等」意识不够全面,更无法建立真正多元共融的职场。邱亮士表示,LGBT+ 议题过去常被视为争议性议题,但随着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改变,企业愈是刻意不碰触,愈是凸显与年轻世代人才的距离,面对日益严峻的缺工挑战,没有「表态」的企业将会越来越难找人。
根据美国Gallup与Alpha plus新世代人才白皮书两项调查,Z世代自认是LGBT+的比例皆超过两成,且年轻世代多认为LGBT+议题是检视职场友善的重要面向,但回头看却有高达九成的企业没有作为,显示企业距离真正的「性别平等」仍有一大缺口。
邱亮士说,其实建立多元性别友善职场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并提供五个方法给企业参考:
1.将禁止性倾向或性别认同歧视与骚扰的政策纳入员工守则与雇用契约
2.进行教育训练与沟通,并融入公司原本的性平活动
3.检视公司软硬体有无多元性别意识,像是性别友善空间、表单中非二元性别的选项
4.管理阶层公开宣示或承诺,或对外参与活动
5.建立内部支持系统(如ERG员工资源团体)
最后,在LGBT+方面有积极作为的企业中,包含了Alpha plus 发起的企业交流组织「DEI Network」中的奥美集团、渣打银行、Sanofi、Unilever、台湾默克、台北国泰万怡酒店等,儘管还是以外商为主,期待未来有更多本土企业投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