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全球健康生活商机可望超过15兆美元,从「预防胜于治疗」观念延伸,串联上游「预防医学」、中游「医药治疗」及下游「照护服务」合作伙伴,进而推动健康促进、扩大产业格局。

KPMG安侯建业执行长施威铭指出,过去十年国内美妆药局零售业的规模成长幅度达95.6%,近年药局开始转型,除了药品,更提供健康管理、医材辅具、妇婴用品、药妆等多元项目,朝连锁化、复合式、多样性等策略提供商品与服务,药局的竞争已进入资本化时代,如何运用结盟资源、整併、创新且稳健经营将是首要关注的议题。

全球药局产业朝着规模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而台湾的药妆药局产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受到大型流通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积极参与影响,台湾药局产业已正式迈入资本化、连锁化、大型化的新阶段。

国内医药通路产业于2009年后便启动整併扩张潮,大型集团参战开启了资本化、集团化及连锁化的发展,盼藉此来扩大採购及物流规模、系统化管理、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营运效能,销售品项结构亦同步走向多元化。

KPMG安侯建业健康照护与生技产业服务团队主持会计师郭欣颐提醒,加盟连锁店应特别强化公司与财务报导攸关之内控流程,像是关系人辨识及系统权限授与控制设计、判断是否符合IFRS 10控制力条件,以及收入样态评估与认列时点,同时,须强化公司管理阶层自行编制财务报告的能力,并透过治理单位监督及沟通攸关之内控流程。

KPMG安侯建业审计部执业会计师许振隆强调,连锁药局零售品项繁多,药品及保健品有保存期限的问题,建议应完善库存管理;另外药局发展实体通路外,也逐步发展网路电商业务,在取得消费者个人资料之际,也须注意网路资讯安全安及个资保护,避免资料被骇。

整体大健康产业已逐步由产业思维转变为资本思维,KPMG安侯建业健康照护与生技产业服务团队主持人苏嘉瑞说,以医药零售通路市场为例,目前国内药局连锁率仅20%,显见仍有持续扩张的空间,除了投资、整併潮延续以加速规模化,亦纷纷出现IPO热潮步入资本市场,盼取得更充裕的市场资金与成长动能,健康生态圈需要永续经营,透过上、中、下游相关产业纵向串联,与异业进行横向整合,实现「健康台湾」的目标。

#药局 #KPMG #连锁化 #医药 #安侯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