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国内最大废乾电池处理厂三大未来,要从电池回收跨入高值化领域,让垃圾变黄金。

屏东县佳冬乡,一家外观不起眼的公司,却做到了光阳、gogoro、保时捷、奥迪、凌志这些国内外知名车厂,甚至苹果的生意。

它,是国内废乾电池最大处理厂三大未来科技,业务包括锰锌电池、筒型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二次锂电池、钮扣型锂电池以及镍氢电池等,一年许可处理量超过8千吨、市占率约21.4%,居全台之冠。去年三大未来的年营收约8千7百万元、毛利率22.74%。

原本苹果的废电池是累积一定数量后运至境外处理,在得知国内有处理能量后,就找上三大未来处理三C产品的废电池。

废电池回收可没那么简单,首先得经过放电、破碎,接着进入磁选、涡电流,透过专业活性碳吸附、集尘与洗涤塔设备等,让废电池在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最终得出碳粉、废铁与铜铝混合物。

法规严谨是另一个门槛。三大未来董事长林沛毅举例,仅在处理前期,整批电池可能重数十吨、多达百万颗,每袋都要抽检几颗电池,只要其中一颗电池的电压高于1伏特,这整批电池必须全部退回,而整个过程都是24小时影像监控、连线到环境部。

也就是说,要做到几百万颗电池的电压全都控制在一伏特以下,需要很多经验的累积与测试。「放电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浓度?在盐水里面多少时间?电力衰减多少?都需要不断地实验。」林沛毅解释,经由一道道繁复程序,「直到下一步处理黑粉、塑胶、铁,还要看资源再生比率是否符合,符合后才能送到环境部认可的处理商或原物料商,之后才能拿到凭证以及处理费用。」

谈起当初为何跨入废电池回收领域,林沛毅笑着说,当初看到这个产业厂商没几家,认为应该很好赚,但实际进入产业发现废电池都送往国外处理,国内并没有相关技术,创业十几年来遇到的问题都必须自己研发处理,国内也没有同业可以学习,「一路走来遇到许多困难,这也是造就公司今天有比其他业者更丰富的经验与技术,能够更快处理挑战。」

而三大未来也在十几年前就跟工研院合作,一开始处理一次性电池居多,到近几年处理的锂电池数量则愈来愈多。林沛毅解释,废锂电池由于使用过,难免有碰撞与破损,会让其活性更易燃,其实是危险物品,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甚至光锂电池堆迭放置不当都可能造成火灾。「近年欧洲发生两起疑似电动车自燃、造成严重火烧汽车运输船的大型事件,船上都载运数千辆汽车,造成巨额损失。」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全台 #废电池 #绿色产业 #三大未来科技 #gogo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