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任谨慎执行每个翻修步骤,让所有战甲车能持续守护国安。(记者陈彦陵摄)
 朱厚任谨慎执行每个翻修步骤,让所有战甲车能持续守护国安。(记者陈彦陵摄)
 朱厚任以经验指导后进各项细节,倾囊相授。(记者陈彦陵摄)
 朱厚任以经验指导后进各项细节,倾囊相授。(记者陈彦陵摄)
 朱厚任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一次次完成艰难任务。(记者陈彦陵摄)
 朱厚任以身作则,带领团队一次次完成艰难任务。(记者陈彦陵摄)
 坚持「品质、专业、安全」信念,朱厚任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记者陈彦陵摄)
 坚持「品质、专业、安全」信念,朱厚任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记者陈彦陵摄)

从农家子弟成为装备修制匠人,「跳脱舒适圈」一词对他而言,是坚信不疑的道理,让他在学习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虽然他总开玩笑的说「运气也是实力」,但战甲车是精密复杂的大型机械,没厚实的修制底蕴,必不会有亮眼的成绩,他就是国军主战装备的「修制匠人」—陆军兵整中心装配翻修厂主件装配所组长朱厚任士官长。

一辆战甲炮车进厂拆解后,区分车体、承载系统、炮塔系统、油电系统、动力包件等项,分由各技术单位进行翻修,待装备翻修完成后,再由朱厚任所在的装配所进行全车组装作业,而他便是主要负责M60A3、CM11等主力战车修制作业。他笑称「组装可不是组积木、模型,每一个流程,都要相当严谨。」包含底盘、承载、油电、动力系统等组装整合,以及修成后的动力性能测试,严守「品质、专业、安全」信念,以最坚实的后勤能量支援作战。

谈及军旅初衷,朱厚任说,从小跟着父母从事农忙,对机械有浓厚兴趣,曾梦想经营机车行,待在熟悉的舒适圈中。转捩点则是民国96年接到兵单,到陆军航空602旅战搜直升机营服役,担任地勤维保人员,因受到父亲农务工作时带领团队的指挥若定,以及认真务实态度影响,毅然决然转服志愿役。又因家住南投竹山,选择兵整中心为服务单位,希望利用过去所学结合兴趣,将机车行梦想实践于一整座装配所,开创军旅的斐然篇章。

朱厚任分享,初到兵整中心时,适应期花了非常长的时间,虽然机械结构学理大同小异,但直升机与战甲车修制实务上难免有所不同。所幸当时的班长们热心、耐心,循循善诱的言行身教,让缺乏自信、不谙世事的他,有了追求效法的目标,也逐渐提升专业职能,考取固定式起重机及堆高机等证照,并将技术书刊的理论,活用于眼、手、心之间,形塑自身专业与领导风格。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是曾经领导他的班长教他的道理,朱厚任也将这句话视作待人处事的圭臬。服役迄今将近17载,从被领导时期累积修护线上实务经验,再成为领导者歷练管理学能,最深刻的领悟即是以身作则的道理;「修制战车是高风险的工作。」战车属重型装备,轻则螺丝钉、重则车体50余吨,要靠许多辅助机具执行,每当有新血加入修护团队,他就像看见过去的自己,便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以经验指导各项细节与注意事项。

「个人再厉害,也不能同时做很多事」,朱厚任说,愿意成就团队是最重要的心态,无论是跟着父亲务农时,或是加入保修团队时,始终秉持「没有团队就没有一切」。在军旅期间,他已完成数百辆战车修制,每次都是透过团队合作,才能将材料、磅数、紧密度与煞车锁定,以及动态测试等圆满安全地完成。

朱厚任期许未来将经验持续传承后进,带领团队提升整体保修能量,也协助每一位成员找到自身定位与目标,培育更多修护「匠人」,永续国军后勤支援能量。

#朱厚任 #军旅 #战车 #装备 #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