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微成立初期以中下游二极体封装代工业务为主,之后锁定车用及工控等高阶市场,藉母公司达尔逐步拓展产品线,2018年7月收购亚昕科技进入上游晶圆制造供应链,并相继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自主研发设计,分别推出ESD、MOSFET、SiC Diode产品,今年6月3日正式交割完成併购达尔集团基隆厂,将产品线扩展至闸流体之晶圆生产与成品封装供应链中,让公司成为可以提供功率分离式元件产品一站购齐IDM厂。
就产业来看,功率分离式元件包括:闸流体、功率电晶体:BJT(双极性接面电晶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晶体)、IGBT(绝缘闸极双极性电晶体),以及二极体如:ESD、TVS、Bridge等,其中结合二极体及电晶体特性的开关元件—闸流体不仅包含二极体,也涵盖电晶体动作特性,可以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是典型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元件。
AI伺服器/AI PC等各式AI新兴应用,以及绿能/储能等需求涌现,推升电源往高瓦数走,带旺闸流体需求,根据市调机构预估,闸流体市场规模至2030年时,一年约600亿元,其中高阶应用市场规模约200亿元,由于敦南之前的母公司为电源大厂光宝科(2301),因而拥有生产高阶闸流体产品技术与专利,德微在併入达尔集团基隆厂(前身敦南)后,取得闸流体相关先进制程及达尔集团授权IP,对德微抢攻AI及绿能相关高电压/大电流高阶闸流体市场将是如虎添翼,让德微获利大进补。
除跨足高阶闸流体市场,在AI伺服器部分,德微也没有缺席,TVS产品已开始出货给AI相关产品组装厂,随着AI相关产品出货进入高成长期,可望成为德微另一个成长新动能。
德微科技今年前5月合併营收为9.51亿元,年增29.47%,德微预估,第2季合併营收年增逾40%,毛利率亦可望远优于第1季;张恩杰表示,公司持续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将营运效能持续提升,审慎乐观看待未来营收与获利,将力拼逐季成长,毛利率有望再创佳绩,预期2024年是德微再创新高、迈入新阶段的起步阶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