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6日查获台湾首例人数最多集体「坐桶子」偷渡潜逃国外的案件,20名台籍年轻男女中18人就是今年6月27日在印尼峇里岛遭逮的诈团成员。海委会主委管碧玲在脸书喊话,希望检方追出幕后首脑,而且揭露海巡破案的关键,竟是船上放置了大量的瓶装水引发安检人员注意,才揪出躲在粪坑下方3坪大密舱内的偷渡客。
由于这起诈欺案检方还在秘密侦办中,为何成员就会集体潜逃,是有人泄漏风声?抑或是诈团成员担忧他们事后会泄漏诈团上游成员?尽速安排他们继续前往海外从事诈骗工作?相当启人疑窦。
管碧玲发文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惊骇的偷渡案,18名清一色被限制出境的诈骗犯,和两名涉毒品、伤害致死的通缉犯,20人可以被集体运送出海、还查获毒品,背后如果没有组织犯罪系统,如何能够?」
从照片中可看出,密舱仅三坪大、恶臭沼气瀰漫,却挤了20个人,这20个人,从第一时间就被残忍的对待,出去后恐再也难回来,犯罪集团会在乎他们吗?
管碧玲强调,也因船上载着大量饮用水,触发海巡同仁的敏感性,「事有蹊跷」的嗅觉,让他们查舱慢慢磨、不放手,终于磨过人体承受密舱闷臭的极限,因而破案,这是敏感性和责任感的实践。海巡执法,安检稍微久一点,或者钻洞查清楚,常常被爆料挨轰,如果不是职责所在、寧愿扛起物议,是不敢锲而不舍查他四、五十分钟不放手的,这次岸巡同仁的责任感十分珍贵。
管碧玲也话锋一转说,「18个诈骗犯,伤害过多少人!预备去境外搞什么名堂?幕后的集团如何邪恶?本案检方既然率先发布新闻,我们也期待检察官指挥办案,能办出源头首脑!希望检方用最精锐的团队,溯源追查,追出幕后首脑。
但令外界质疑的是,要一次安排20人偷渡并非易事,除了要有足够资金,更要有偷渡管道与合作船家。因此怀疑检方侦办的情资是否外泄,让这些诈团上游主谋,可以同时将躲藏在各处的成员再度召集,一次安排出境并重操旧业。
因此检警怀疑,遭列诈欺被告的18人恐是有相当规模的诈团成员,除将遭通缉的2人解送归案,其余18人移送台中地检署,并羁押禁见获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