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已有170周年歷史的鷄笼中元祭,18日晚间举行了中元普渡活动。基隆中元祭的特色在于,每年都由轮值主普在主普坛前举办公普,今年主普的张廖简宗亲会,在主普坛准备了逢春宴,招待各方的好兄弟、老大公。
现场由轮值主普的张廖简宗亲会理事长张通荣与副市长邱佩琳、文观局长江亭玫共同主祭。邱佩琳表示,鷄笼中元祭不仅是基隆的传统文化盛事,更是促进社区和谐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元普度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邀请水陆无主孤魂享用祭品,这是基隆人民对逝者的慈悲心和无私爱的具体展现。
江亭玫指出,鷄笼中元祭的祭品以三连桌形式呈现,包括了荤食桌、素食桌及西洋桌,另外还有基隆独特的「看桌」,也就是用米雕艺术捏制的食物及各式造型,奉献给老大公们。
值得一提的是「西洋桌」,基隆开发得早,也曾经有西班牙、荷兰、法国、日本等多国统治,因此西洋桌上的供品融合了西式和日式元素,体现出基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特别的是,荤食连桌下的麻油鸡汤,专为难产过世的女性孤魂准备,这反映了传统的产妇「坐月子」文化,体现了从阳间延伸至阴间的女性关怀。
有别于往年的「金松宴」,今年的中元祭选择以「逢春宴」举办,寓意「草木逢春」,因好兄弟难得放了一个月的长假,期许这段日子能开心。除了米雕外,也安排了真正可以食用的菜肴。
今年中元祭主普坛前的米雕,除了传统的八仙、福禄寿三仙等造型外,也有比较有趣的造型,诸如卡通里的海绵宝宝、小小兵等,更凸显了基隆民眾对于多元的文化、不同年龄层的宽容与共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