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台地震摇不停,让许多人心慌慌。日前16号早晨,花莲发生芮氏规模6.3地震,更是今年第三大震度的地震,让很多人一早被吓醒。今年有感大地震频发,不仅让老屋屋主都更、危老重建意愿提高,似乎也让民眾买房更注意房屋耐震性,进而让市场耐震建案人气大幅攀高。
根据代表建案人气的591新建案活耀榜的最新资料显示,统计至8月1日止,北市天龙国12个行政区中,共有大安、信义、文山、士林、南港、中山、中正、大同、松山等9个行政区,区内耐震、制震建案人气居高不下,其中,北市蛋黄、房价最贵的「大安区」人气最高的15个建案中,强调制震、耐震性能的建案就有4个进人气榜,排名还分居2、3、6、7名,都在前段班;其次,房价同样惊人的信义区,人气最高的15个建案中,也有3个强调制震、耐震性能,人气排名分居3、5、10名,台北耐震建案目前在各区域人气都相当不错,甚至部分高房价地区,耐震建案人气都快出现「霸榜」的状况。
对此,全向科技房产中心创办人刘永昌表示,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处,地震本就频繁与密集,而且,随着近年有感大地震发生频率变高,光是今年到20号下午为止,全台有感地震就高达455起,芮氏规模5以上的地震甚至还有116起、最大芮氏规模甚至高达7.2,频繁的大地震让民眾居住安全意识明显提升,现在不仅有不少老屋的屋主想换屋或都更,民眾对于买新建案也都会开始关注建案的耐震性能,造成市场中强调耐震、制震的建案,在各个区人气、买气出现走高。
刘永昌指出,大地震发生频率变高,民眾开始关注建物耐震性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一旦房子因地震倒塌,可能就会对资产、生命产生无法挽回且严重的衝击。目前看来房价越高的地区,民眾买房挑选耐震建筑,想保护资产、提升居住安全的意识最为明显。
另外,刘永昌观察,目前北市这些人气高的耐震建案,有不少价格还相当突出,并没有因为卖得比较贵,而人气下滑,出现「越耐震、越贵、人气越高」的现象。以属于大安区科技大楼生活圈的耐震建案「亚昕敦南」与「冠德安沐居」来说,分居大安区建案人气榜的第2与第7名,其开价分别为每坪150-180万与每坪200万,都比区域新建案平均开价每坪168万高出不少。而且这样的现象,不仅在高价区,就算是属于市郊区的文山区新案「元利四季庄园」,甚至甫公开就在区域人气度衝到第一,市场更传出每坪成交价已达120万以上,创文山区歷史最高价,足可见耐震建筑目前「好卖、价格好」的特性。
不过,刘永昌提醒民眾,建案耐不耐震,不是建商用钢筋比较粗、钢筋用量比较多等模糊的宣传用语就可以带过,特别是目前市场有许多「偽制震宅」 没耐震还特别「贵」。以市场常听到的「制震宅」来说,主要是在主结构之外加装「制震元件」,如:制震壁、阻尼器等,来减少地震时结构物的摇晃程度,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个楼层制震器的不仅装设位置要审慎考量,各楼层配置的数量还不能太少,至少也要达到1/2到2/3以上的楼层都配置才有作用。就曾有不肖建商,只有在高楼层随便装几支,这对于建物耐震性帮助其实相当有限。因此,建议民眾买房还是选择「耐震设计强度」等级高的房子更实在。
此外,刘永昌进一步提醒,地震造成大楼摇晃的时候,因最大「弯矩破坏力」(折的力量)会顺着柱子集中在一楼(软弱层)的柱体上,从全世界震灾统计资料显示,地震所造成大楼倒塌的主要原因,约95%归咎于1F柱体严重破坏,因此,民眾盖房或买房,可多留意1F柱体耐震效能,只要能1F能抗强震,即便遇大地震,也能住的更安心与安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