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会蒙古中心已成立20年!蒙古中心扶助户成长至3400户、1万1000余人,其中不乏有家庭自立,育有6名孩子的恩赫台婉奥运达日接受家扶协助已经4年,每月仅靠200万蒙图(约台币2万元)收入维持生活,但扣除必要花费后已所剩无几,但其中一个孩子却已获得蒙古的「总统奖学金」,准备赴德国就读,正是因为家扶提供教育协助,「如果没有家扶不知道他会怎样」。
曾受家扶基金会扶助6年的Nyamdavaa Narantuya,大学就读社会与社工系后,目前担任育幼院社工,她回忆,妈妈靠做小生意独立抚养4名子女长大,但收入不稳定,甚至还会断炊,「很多时候家里没有肉,只剩下麵粉做成的饼配茶」,遇到冬天时还只能拖着沉重的水桶回家,接受家扶协助后改善家中生活,也透过大专奖学金减轻学费负担,她说,难以想像台湾人明明不知道蒙古的情况,却仍提供定期帮助。
也曾受家扶扶助6年的Davaasuren Munkhzaya则为隔代教养,小时候仅靠外祖母退休金维生,但难以支应生活所需,家扶协助后让她心无旁鹜的念书,她说,难以想像认养她的台湾人仅仅是一般人,感谢捐款人的协助让她能够不断学习、独立生活。
受家扶基金会扶助10年的Batmunkh Bayanjargal家里有7个孩子,光伙食费就占了收入的70%,她说,目前有一位孩子因患有疾病,9岁的他体重却仅有21公斤,家扶基金会因而提供营养改善方案,包括肉、蔬菜、牛奶等,也请专业老师指导如何烹饪。
住进家扶村的单亲妈妈多日哲巴特尔奥特更其木格家中育有2子,她回忆,离异后住进亲友家中,但蒙古包中却挤进13人,且还有人有酗酒习惯,后来才住进家扶村, 希望能够在家扶村准备好未来所需的钱,让孩子能够无忧的接受教育。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