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县洲南盐场让在地晒盐产业重生,不但塑造自有盐品牌,将日晒盐打进米其林餐厅、百姓餐桌上,甚至与知名厂商发表联名品牌,在嘉义县文化观光局经费支持下,洲南盐场执行长,有「洲南盐承续」之称的蔡炅樵结合资深专栏作家、策展人共同出版《盐选岛滋味》一书,10日举行新书发表会,强调以风土盐生活美学专书,就是一本台湾盐宇宙全攻略。
《盐选岛滋味》由蔡炅樵、林嘉琪、沈锰美和陈静宜共同撰写,蔡炅樵说,2008年因文化部「产业文化资产再生」计画支持,他们开始整建洲南盐场,接下来靠文观局地方文化馆补助,一路走来17年,因打下深厚「文化底蕴」来对接商业市场,洲南盐场把曾经被时代淘汰、被进口取代的台湾日晒盐重新送进市场、民眾家的餐桌上。
蔡炅樵说,随洲南盐场慢慢站稳脚步,蔡炅樵与团队因拜访而与全台各地制盐职人建立情感,以打群架概念组成「台湾盐选队」,在高张力的商业环境下,建立盐职人的专业形象和技术骄傲,所以这次受文观局邀请提企画案时,他很大胆提出要写全台盐产业、职人,甚至台南、金门等地復晒盐田的故事,经过一番努力、产制,《盐选岛滋味》正式问世。
由文观局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盐选岛滋味》今举行新书发表会,邀请作者群与顶尖职人回到书中提及的制盐重镇「嘉义洲南盐场」宣传,透过作者蔡炅樵、林嘉琪、沈锰美的生动解说,重新定位「台湾盐」的在地价值。
文化观光局局长徐佩铃、远流出版公司董事长王荣文、作家番红花等艺文界人士也出席发表会,王荣文还率领编辑部亲自前往洲南盐场,展现「从出版到产地」的精神,发表会除了有精彩解说,也展出全台各地特色盐款,并搭配美食品嚐,让眾人更深入了解盐的特色及歷史。
文观局说,《盐选岛滋味》讲述风土盐技术与歷史,全书涵盖风土滋味、技艺復兴、料理美学3大面向,内容讲述7种盐渍风土物产、8位职人用盐心法和10处盐场在地故事,除了提到嘉义洲南盐场,也带领读者看见台南、鹿港、台东、绿岛、金门等地的復晒盐田与在地职人打拚的过程。
蔡炅樵说,这本书从嘉义出发,是一本介绍台湾盐业文化的专书,让食材最佳配角「盐」第一次变身成舞台的主角,未来会再透过新书分享会、盐味市集、主题展等活动,行销这本书,让大家起来探索台湾丰富多样的盐宇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