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长期重视人本交通,持续改善行人友善空间及推动停让文化,为了进一步营造行人安全友善环境,更将113年订为交通安全年,让臺北交通愈来愈好行。
臺北市推动交通安心行计画,以4大主轴「通畅行人环境」、「确保路口行人安全」、「提升大车转弯安全」及「落实人本理念的道路设计」为核心,提出10项策略及35项具体工作,由各局处依循执行。其中,在学生上放学通行安全方面,专案性针对学校周边人行环境盘点及改善、分年计画及专案的带动,以人行道串联、行人空间净空以及行人被看见三个方向,让让孩童拥有安全、舒适的通学步行环境,安全地走路上学!
一、 改善学校周边行人环境,行人动线串联无障碍
臺北市交通局全面检视280所学校周边通学步道,逐校现地会勘,透过跨局处合作,移设固定式、移动式障碍物或检讨周边植栽穴,让学校周边「行人空间障碍物清除」、透过增设标线型人行道、标线型人行道改设实体人行道、拓宽人行道等,完善行人空间达「行人动线串联」;以加强行穿线照明、彩色标记行穿线,来提升「行人路口能见度」。如文山区永建国小及木栅国中,检视植栽穴及移设变电箱,来增加行人通行空间。
截至113年8月已改善37所国小及11所国高中,到115年底将会完成280所学校的行人环境整理。
二、 实施路口行人保护时相,减少人车交织
为让行人安心通过路口,交工处112年完成全市280所高中职以下学校周边共计345处路口实施行人绿灯早开。为兼顾行人及行车需求,针对实施何种行人保护时相,均需整体评估转向车流量、路口服务水准、行人通行量及路口几何条件等因素,在学校周边路口亦需评估可行后再设置行人专用时相。例如近日考量松山区「庆城街与庆城街16巷」路口周边邻近3所幼稚园、庆城公园且人流眾多,于平日新增行人专用时相,以提升学生通行安全。目前臺北市截至113年8月底前已设置行人早开时相1159处路口、行人早关时相750处路口及行人专用时相255处路口,未来持续滚动式检讨增设可行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