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举办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将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最新考古成果对大眾公布。其中首次发现了「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并一次性出土了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几乎覆盖了红山文化玉器的所有类型。
据说明,这是刚刚完整揭露的一座红山文化积石冢,也是内蒙古目前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
其中出土的玉龙,是目前大陆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红山文化玉龙。同时还发现了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介绍,红山文化是大陆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其玉器传统、礼制建筑闻名中外。
红山文化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在内的多种文化相融合、碰撞,不断演进发展而形成的,从目前发现和出土的半地穴式房屋,各种玉器、陶器来看,都表现出与仰绍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相互联繫、影响与碰撞。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