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理监事会议决议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央行已表明于一个月推出协处措施或排除条款。央行理事、台湾经济研究院长张建一25日表示,理事会开会时就有理事提出近日外界所言「滥杀无辜」例子,但因公股行库授信不动产业的占比已偏高,对金融体系维持稳定有所疑虑,如果央行不快点祭出新法「会来不及了」,所以就先走了。
张建一也强调,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央行已正在盘点、搜集资料,央行总裁杨金龙也有说,若有很多民眾提出协处个案,尤其是继承部份的民眾反映,购屋者名下过去没有不动产贷款的纪录,也会在排除项目,都将有助于央行加快提出排除条款,不一定要一个月的时间。
张建一表示,央行理事会有徵调联徵等资料进行比对,发现很多购屋族不是自住的比重很高,在新青安之前的一、两年,炒房已经炒了一大波,很多投资人都持有两户以上,排挤了购屋自住的刚性需求者,无法从公股银行申请房贷,想买房子、但贷不到钱,现在都要排队。
另一部份,他指出,金融机构对营建业放款过度集中,目前银行不动产授信占总放款已经高达37.4%,比2008最高的37.9%已很接近,但是他强调,这两个数据的结构不一样,2008年时逢景气很差,企业不愿向银行借钱,导致不动产放款占总体比重上升;「这次是分子拉高」,整个不动产放款比重已经接近2008的高点。以1,000亿来讲,有400亿都是押在不动产部分,这样的风险过大!
「央行首要任务是金融稳定,所以理事们会担心不动产业影响到金融体系稳定的问题」,他表示,还有许多银行的土建融授信,过度集中在少数营建业开发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有人知道房价后续会怎么样走,假若突然有什么情况发生房价突然下来,对少数一、两家建商造成极大衝击,没办法顺利交屋,将变成中国大陆的烂尾楼现象,然后再影响到银行授信金额, 银行的衝击就会变得更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