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民日报》用户端5日报导,一滴泉水流出北京的新变化。妙峰山下,北京市门头沟区陈家庄村泉眼再次涌动汩汩清水。近年来北京已重现81孔泉眼。
泉是地下水晴雨表。一组数据令人惊喜:今年6月1日至9月15日,北京降雨形成水资源量26.83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实现第九年连续回升。从2015年至今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累计回升13.14米,增加储量67亿立方米。
北京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国际公认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一度是主力水源,承担这座超大城市日常运行。从过度开採、水位下降,到止跌回升,再到连续回升,北京地下水水位为何能不断「长高」?
其一,「天帮忙」和「人努力」的共同结果。
降雨多是客观原因,留住雨水则靠「人努力」。2024年汛期,北京降雨量较常年偏多六成以上,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拦洪率100%,城区厂网河一体化调度,「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让该流流走、该留留下、该渗渗透。今年6月1日至9月15日,北京地下水储量较汛前增加14.2亿立方米。
地下水水位不断「长高」,离不开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体系更完善,蓄排引调协同配合,城市管网不断升级,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收集、截留、下渗,雨洪资源有效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水生态。
其二,外调水和本地水科学调度。
进北京「南水」中七成用于居民生活用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年来,向北京调水逾100亿立方米,越来越多「南水」代替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这些本地水和「外调水」五水联调,多源共济水资源保障体系夯实供水安全,让曾过度使用的地下水「喘口气」。 多水源联调背后,是水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
其三,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解决水资源短缺,节水是根本出路。北京加强地下水禁採区、限採区管理,摸清机井家底,织密保护网。颁布实施《北京市节水条例》,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数位经济、资讯技术和服务业等高精尖产业蓬勃发展,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保持大陆全国领先水准。
究其根本,关键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京津冀地区是世界上地下水开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推动华北地下水超採治理,根本办法就是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地下水利用从无序开採变为科学管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