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车祸事故发生率,台中市政府近几年积极设置科技执法设施,但成效如何外界褒贬不一。台中市议会9日进行科技执法成果专案报告,市议员何文海就质疑,台中市新增多处科技执法,却仍无法摆脱行人地狱恶名,根本只是把市民当提款机。
警察局长李文章表示,根据市警局统计,台中市设置科技根据市警局统计,台中市设置科技法的数量在六都中排第4,装了科技执法设施后,初步估算事故发生率下降约3成,透过加强执法盼让事故发生率下降。
何文海指出,台中市上月发生公车撞死女大生事件,且台中市今年1到7月行人死亡人数多达32人,台中市道安、死伤数更是全国最高,其中行人死伤人数2906人、涨幅58%,交通事故发生总件数7万2279件、涨幅62%,事故死伤人数为9万6523人、涨幅62.3%,是全台交通安全唯一没进步的城市。
何文海说,科技执法设置的目标应该是降低交通事故、保护行人安全,台中市却只有大幅提高开单数,甚至5处科技执法路口开了8000多张罚单,质疑市府为了提高税收,透过科技执法将人民当提款机;要求全面检讨行人空间与路口安全,并编列充足预算加强交通安全。
李文章表示,市警局2022年建置21处路口科技执法设施,今年1至7月交通事故发生件数有607件、死伤人数400人,较去年同期的873件事故发生、死伤569人,共减少事故发生266件、死伤人数169人,显示科技执法确实有成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