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透过《晶片法案》力图振兴美国晶片业发展,英特尔原本被视为最大受益者。但英特尔执行长季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受访时透露,儘管政府允诺提供85亿美元(约新台币2749亿元)直接资金,可是至今公司尚未收到半毛钱,令他难掩失望之情,直言感到相当沮丧。
「我的简单讯息是,『让我们把它完成吧』」,季辛格在接受《纽约时报》採访时感嘆说道。英特尔原本应该在2024年底收到《晶片法案》第一轮的补贴,但季辛格急于在总统大选前获得资金。
这笔资金对英特尔至关重要。自8月发布惨澹的财报以来,季辛格持续重组公司内部及安抚投资人。季辛格表示,公司已与政府重新谈判,可是美国政府在《晶片法案》的补助拨款设置了「障碍」,其中包括完成建筑项目、确保客户安全等里程碑。
美国商务部前官员Caitlin Legacki认为,政府之所以不愿立即提供《晶片法案》补助,显然是担心英特尔无法兑现其承诺,并有可能取得补助金后仅建造一座空壳厂房,却因缺乏客户而不实际营运。
英特尔从昔日科技业霸主,到如今走下神坛,媒体报导指出,英特尔错失投资AI良机,或许也是种下当前失败的原因之一。除了在2017年英特尔原本有机会投资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OpenAI,在2005年英特尔时任执行长欧德寧(Paul Otellini)还曾提议以200亿美元(约新台币6468亿元)收购辉达,但董事会最终否决了这个想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