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连续42年居国人十大死因首位,一年夺走5.3万条性命。儘管癌症治疗方式日新月异,癌症不再是生命的无解题,但半数癌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病质」,疲惫、食欲不佳、黏膜受损等,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国外研究也显示,4成癌友死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免疫机能衰退,而非癌症本身。
不少癌友在确诊当下都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是我?」台湾整合医学推广协会理事长刘士铭医师表示,先天遗传因素仅占10%到15%,高达85%到90%都是后天环境因素,也就是生活型态所致,例如常吃高糖、高油、太精致的食物,缺乏有氧和阻抗运动,以及现代人压力大。
刘士铭指出,虽然基因无法改变,但更重要的是生活型态会决定基因表现,如果带有「坏基因」但力行「好生活」,癌症不一定会发生;反之,如果拥有「好基因」,却放任各种不好的生活习惯,罹癌风险可能更高。
卫福部统计,2023年癌症死亡人数5万3126人,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刘士铭认为,癌症反映出身体生化代谢失衡,导致细胞不正常增生,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虽然成功歼灭了癌细胞,但身体需要承受更大的外在刺激,因而代谢出大量毒素,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支撑,可能导致身体持续失衡。
据统计,约有5成癌友在治疗时会出现「恶病质」,常见表现如疲倦、食欲不佳、味觉改变、掉髮、肌肉关节酸痛、黏膜受损等,且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超过5%,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病患能否走完疗程成为一大挑战。国外文献指出,4成癌友死于营养不良引起免疫机能衰弱导致感染,而非癌症本身。有鉴于此,欧美先进国家在传统治疗方式之余,搭配营养辅助治疗,加成治疗效果。
刘士铭指出,癌症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会导致大量细胞凋亡,正常细胞也无法幸免,因此建议癌友在治疗前中后期,都应力行均衡饮食,尤其需要在短时间内补足营养,可考虑额外补充保健品,帮助增加营养强度,例如麸酰胺酸、综合胺基酸、鱼油、褐藻醣胶、酵母硒,有助于维持生活品质,加成癌症治疗效果,即便是癌症治疗告一段落,也可以作为日常保养和预防。
台湾褐藻醣胶发展学会秘书长顏明德博士分享,褐藻与健康相关研究源自于一名瑞典科学家,他发现日本冲绳居民罹癌率低又长寿,似乎和他们食用很多藻类有关。大眾熟知的昆布、海带,都是褐藻的一种,是来自海洋的大型藻类。市面上贩售的乾货上常常裹着白色物体,很多人以为是盐晶,事实上那正是褐藻醣胶,是由褐藻的黏滑成分萃取出来的水溶性纤维。
顏明德说明,许多科学文献会将褐藻醣胶与抗氧化、抗发炎、抗病毒、调节免疫、辅助癌症治疗划上等号;明朝的《本草纲目》也有记载,褐藻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作用,中医病名的「瘿瘤」是指生长在皮肤、肌肉、筋骨等处的肿瘤。
国家卫生研究院曾进行人类细胞研究发现,若单独使用化疗,48小时后,大肠癌细胞仅有13%坏死;若使用化疗搭配补充褐藻醣胶,提高至39%的癌细胞坏死。在人体临床实验也观察到类似情形,大肠癌第三、四期患者使用褐藻醣胶辅助癌症治疗,肿瘤维持不变或缩小比率高达92.8%,而未使用褐藻醣胶辅助者仅有69.2%,两者相差逾2成。
顏明德指出,癌症化疗时程约为每三周一次,对癌症患者而言,配合正规治疗是疾病控制关键,但歷经红疹、便秘、噁心、味觉异常等副作用之下,多数癌友的体能跟不上,身体尚未恢復,甚至无法准时打药,导致抑制肿瘤效果差,而褐藻醣胶有助改善癌症治疗的恶病质,维护生活品质,鼓励癌友确诊后儘早使用,把体力调整到最好状况,才能面对马拉松式疗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