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党派立委提案及连署「壮世代政策与产业发展促进法」草案,拟把55岁以上民眾视为「壮世代」,立法院6日举行公听会,会中有学者专家不赞成立法、但也有人认为应立法以解决制度上困境,卫福部次长吕建德以内容实质面、现有施政作为、法治面及组织面为由,「持保留态度」。
主要提案的立委吴春城说,目前政府所提的高龄化解方无效且令民眾不满,未来30年最重要为高龄化及少子女化的问题,但检视各部会除了卫福部以外,其他部会高龄者预算均不到1%,而卫福部更只着重于高龄者失能、长照等议题,若能翻转成壮世代则能与时尚、质感连结,更能一举翻转扶养比,目前55岁以上人口已有700万余人,把这700万人变成国家未来发展动力才是解方。
老盟秘书长张淑卿表示,目前的高龄者相关法案及作为都是无路,近年曾倡议老人福利法全面修法、行政院常任组织处理高龄者议题、超高龄对策方案如何落实及整合但至今仍未有结果;新东向联盟执行长陈孝昌表示,如韩国曾在2022年就提出高龄产业友善条例,带动整体发展,应透过新法形塑新思维。
台湾大学社工系教授傅从喜则认同,观念思维一定要翻转,更需要各部会整合及协助, 但目前各界对壮世代定义不同,因此不建议立专法处理,且研究更常使用的分类为65岁、85岁,应有更多讨论;铭传大学法律系教授刘士豪则说,法条内除了立法目的及定义外,其他条文多为训示规定,不认同要立法。
劳动与发展协会理事长辛炳隆也指出,目前政府哪里执行不到位?是否可以立专法就解决?且该法中较为具体只有定义壮世代及成立专责办公室,其他大多为训示规定,作用法条不多,应有更具体描述及定位。
劳动部次长许传盛则重申,劳动部会透过中高龄就业专法持协助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回到职场。
「持保留态度」,吕建德则指出,并提出实质面、现有施政作为、法治面及组织面等理由,卫福部也会提出志工台湾因应,重点在于政策落实。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