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际学校掀关闭潮?被称作中外名校「强强联姻」的北京顺义区芳草外国语学校(英国国王伍德公学北京学校)日前传出关停消息,据称多人曾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薪资,几十名学生则已经转学。
香港《星岛日报》报导,近年大陆知名国际学校频传倒闭消息,分析认为,出生人口急速下降、家庭荷包缩水等均对招生带来衝击。
公开讯息显示,2018年揭牌的顺义区芳草外国语学校,由博华百校教育集团联合凤凰卫视、腾讯教育、英国国王伍德学校等机构斥重资创办,创始校长为北京老牌公立名校芳草地国际学校原校长苏国华,他还引进了原芳草地国际学校的骨干成员,组成该校的管理、教学精英团队。
报导指,这所学校涵盖学前、小学、初高中教育,学费每年1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其2018年和2020年公开发布的招生简章显示,学校在这两年均只招收小学生,还曾特别标明入学可获「中英双重学籍」。2021年,大陆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还曾应邀在该校做题为「爱国敬民,大国外交」的报告。
大陆社交媒体日前传出该校关停的消息,有专注国际学校的自媒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上学期的期末和暑假,学生就陆续转走了,已经是旧闻了」。该校几十位学生已陆续转学到顺义的其他国际学校就读。报导引述校长苏国华表示,其与该校的协议于去年底已到期,已经离开了学校。
学校官方公眾号「北京芳草外国语学校」的最后一条消息,是6月3日发布的「第五届师生艺术节活动」,此后再无更新。有自媒体报导称,该校有了「不正常」的迹象是今年开学后,顺义区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发布了多条「仲裁公告」,多人向该校要求支付薪资。
此前,办学仅5年的北京市房山区诺德安达学校已于7月关闭;当月,曾经的深圳第一民办学校厚德书院被指欠款1.7亿元衝上热搜;8月,投资近10亿元的成都外国语学校仁寿校区也关停。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出生人口急速下降、生源不足对招生带来衝击,中国经济下行也是引发倒闭潮的原因,越来越多中国家庭荷包缩水,已难以承担昂贵的国际教育支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