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猝死屡有所闻,令不少人心生恐惧。对此,心臟内科医师江晨恩表示,想要预防心梗夺命,积极控制血中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非常重要。他强调,只要数值维持在70,即所谓的「冻龄点」,就可防止动脉硬化继续进展;若能进一步控制在70以下,则能逆转血管壁中的斑块,大幅降低未来心梗风险。

谈及心肌梗塞的成因,医师江晨恩在《常常好食》YouTube频道中说明,冠状动脉内壁原本是很平滑的,经过长时间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尤其是低密度胆固醇,导致斑块开始逐渐形成。当血管管腔狭窄到75%的程度时,就可能引发心绞痛,若不幸斑块破裂而产生急性血栓,就会酿成心肌梗塞。

江晨恩进一步提到,心肌梗塞跟心绞痛其实是一体两面,心绞痛先发生,时间持续3~5分钟;一旦超过20分钟,就可能是心肌梗塞。而两者典型症状都很类似,也就是前胸正中的痛,另外,疼痛可能会扩展到上腹部,或延展至左臂内侧。女性则比较会出现上腹痛,甚至疼痛会扩展到背部。同时,可能合併头痛、噁心、冒汗等症状,务必要警觉。

关于低密度胆固醇,江晨恩说,70是关键的冻龄点,只要维持在此数值,动脉硬化就不会继续进展;若能控制在70以下,更可以逆转斑块,也就是阻塞达70%的血管,有机会逐渐向下递减,降得越低逆转越多。假如已发觉有动脉硬化,他认为,低密度胆固醇要控制在20~30,能大幅降低未来心肌梗塞找上门的机会。

想要预防心肌梗塞,江晨恩分享,除了血压、血糖、血脂都要控制好外,还要睡得好、多运动、吃得好、不吸菸及别太胖,全部都做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中饮食上推荐可採取得舒饮食法,包括植物性蛋白质、白肉取代红肉、使用植物油、醣类以全谷类食品为主、每日5蔬果、低盐、不饮酒等。

江晨恩提醒,动脉硬化可能早从18岁就开始,很多人到了40、50岁以为没有症状就没事,那只是因为血管还未堵塞得很厉害,因此超前部署很重要,要在年轻时就要做好保养,别让斑块形成。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心肌梗塞 #低密度胆固醇 #心肌梗塞症状 #坏胆固醇 #预防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