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今年9 月的卫星影像显示,伊朗哈马丹(Hamedan)附近的第三战术空军基地出现大规模建设活动。影像显示,基地内建有拱形大机库,每座约25乘30公尺。这些机库的规模远超过目前驻扎在当地的 F-4 「幽灵」(Phantom)战机所需,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在为俄制苏(Su)-35战机做准备。
《保加利亚军事网》(BulgarianMilitary.com)15日报导,随着这些机库出现,引发了关于伊朗战略和作战目标的重要问题。而苏-35 部署在伊朗,或许代表区域力量平衡的重大转变。苏-35的长程雷达、推力向量发动机和先进武器系统等,使它成为邻国的重大威胁。
对于以色列和沙乌地阿拉伯等高度依赖空优的国家来说,苏-35可能使攻守行动都变得更复杂。若能有效整合,它可能挑战以色列F-35战机的制空权,或干扰沙乌地的空中巡逻。除了这些迫在眉睫的担忧外,苏-35还可能会让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等伊朗代理组织在德黑兰的空中掩护下,採取更具侵略性的作战行动。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伊朗能否充分发挥苏-35的先进性能。操作这类尖端战机需要广泛培训飞行员、基础维修设施,以及伊朗空军向来未曾展现的精进战术。苏-35 的精密复杂度比得上西方5代战机,但实际效能却取决于伊朗能否克服这些障碍。
如果必要的飞行员培训计画已经展开,这显示伊朗已为这筹划多年。反之,要是相关工作进展缓慢,那苏-35或许更像是象徵性的威慑工具,而不是具有决定性作战价值的资产。
而从政治角度来看,获得苏-35代表德黑兰与莫斯科关系深化。这些战机很可能是更大规模战略交易的一部分,或许包括提供俄罗斯用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无人机。对面临国际严厉制裁的俄罗斯来说,向伊朗出售高端军事装备开启了宝贵的财政生命线。另一方面,这笔交易也显示,莫斯科愿意无视国际规范,重塑中东地区的联盟关系。而这类举动几乎必然会引发美国及盟友的反应,如加强制裁,或加速向伊朗的区域对手提供武器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