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辉教授教育基金会于今(16)日举行「因材施教,成就每个孩子」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德国与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学者讨论教育议题。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前首席副校长黄茂树认为,即便在美国,华人家长也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绩表现,并花大把时间与金钱在补习,父母应转念思考,自幼栽培特长,如要全面即早发觉孩童的专长,最好的作法是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有于拥有更完整的学习歷程。
黄茂树以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辉达执行长黄仁勋等企业家为例,强调他们都拥有极佳的「Learned Talent」,包含具备极佳的管理能力、积极的人生观、高抗压性与优良的人际关系。
黄茂树也举例,另外像是日籍音乐家辻井伸行自幼失明,但父母发现他的记忆力和音感极强,针对特长加以栽培,成为世界知名钢琴家。
黄茂树以此观念延伸,认为华人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分数斤斤计较,即便是在美国洛杉矶的华人家庭,父母同样对孩子的课业表现非常在意,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与金钱在补习上,目的都是要改善缺点,但芬兰学者建议课后时间应让学生幻想、想像,我们总是努力透过课后班,把子女的时间填满。
黄茂树也建议,若要于孩童时期发掘个人特长,最好的方法是将幼儿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将幼教纳入义务教育,不仅有助提升教师素质、减低教师的离职率,对孩童来说,则拥有更完整的教学歷程。
黄茂树说,到2023年,全世界已有47国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且研究显示,只要国家愿意投资幼儿教育,最后回馈国家的利润,绝对高于投资的成本。
教育部长郑英耀则在致词时表示,教改运动在90年代启动,当年开启多元入学、多元评量等概念,证明台湾教育朝兼顾公益和卓越的方向迈进。除了因材施教,也应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建议教育结合艺术,也从艺术戏剧等表演体验协助处理青少年情绪,相信教育会有更亮丽的未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