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坐浴能缓解痔疮肿胀与不适,但有些人泡完后,却觉得效果不如预期,对此,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陈志典表示,这有可能是用错了方法,包括浸泡的水温过高或过低、浸泡时间太久、与採蹲姿方式,而使得腹部和肛门的压力增加,反而肿痛加重不适。

陈志典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温水坐浴可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或促进肛门手术后伤口癒合,与减轻肛门不适、局部疼痛,但有些人泡完后,却发现效果不如预期,这有可能是因做错下列3件事。

■水温过高或过低:水温应该保持在40°C左右,过高的水温可能引起皮肤灼伤,尤其皮肤有破损,或肛门周遭有湿疹时更需注意,水温过低则无法有效放松肌肉与促进血液循环。

■浸泡时间不当:每次坐浴时间应该保持在10至15分钟之间,浸泡时间过长不但无助于缓解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过度吸水,反而造成不适。

■蹲着坐浴:蹲着坐浴会使腹部和肛门的压力增加,不仅不利于舒缓,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疼痛。

陈志典指出,若已改正上述温水坐浴方式,肛门肿痛持续不见好转,或者不确定坐浴是否适合自己,建议还是要就医,寻求专业大肠直肠科或外科医师的协助。

#痔疮 #温水坐浴 #肛门 #大肠直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