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后将如何实施关税政策?他即将任命的财政部长或许能透露一些端倪,目前最热门的财长人选为投资家贝森特(Scott Bessent)及金融公司执行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这两人对关税的立场不同,前者先前预告关税将主要针对中国大陆实施,后者则提倡大范围实施关税。
美联社报导,谁出任美国财政部长,将是川普第2任期将如何施展关税政策的最明确迹象。
目前讨论度最高的2名人选分别为62岁的亿万富豪投资人贝森特,及63岁金融公司费兹杰罗(Cantor Fitzgerald)执行长卢特尼克,两人对川普未来该如何施展关税政策的看法不同。
贝森特认为关税是进行谈判的工具,他8月受访时表示,他将关税视为「一次的价格调整」、「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认为川普第2任期实施关税时,将主要锁定中国大陆。贝森特上周在福斯新闻的专栏中也提到,关税是「总统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有用工具」,不论是让盟友增加自我防卫支出、让外国开放市场以输入美国商品、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及走私类鸦片止痛剂芬太尼(Fentanyl)问题上进行合作,或是阻止军事入侵,关税都能扮演核心角色。
卢特尼克则支持实施更广泛的关税措施,他9月受访表示:「关税是总统使用的美妙工具,我们需要保护美国工人。」
关于关税,川普说了什么?
竞选期间,川普将关税描述为获取更优贸易条件的谈判工具,同时也是创造收入、以在其他层面实施减税的途径,他提议对所有进口商品实施20%关税,对所有中国商品实施60%或以上关税,除此之外未透露如何实施、如何施压盟友,以及如何为国库增加资金等细节。
美联社评论,川普将关税视为谈判工具及创造收益的目标互相衝突,关税作为谈判工具,从中获得长期收入便不可行,但若长期实施关税,可能会限制美国经济成长。儘管川普称关税会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升更强劲的经济成长,但风险是可能引发贸易战,民眾的生活成本进一步上升,先前有经济学家预测,对所有进口商品及中国商品分别祭出20%、60%关税,将导致美国一般家庭每年多支出2600美元(约新台币8.4万元)。
2人各有拥护者 马斯克评贝森特「一成不变」 卢特尼克「带来改变」
贝森特与卢特尼克各有拥护者,不过贝森特似乎获得更多名人支持,包括联邦参议员葛兰姆(Lindsey Graham)、海曼资本管理公司(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 L.P.)创办人巴斯(Kyle Bass)等都力挺他,巴斯在给路透社的声明中写道:「我100%支持被森特,作为财政部长,你必须完全理解债券市场、全球资本流动、地缘政治、人员、金融市场流动、通膨及联邦预算,史考特(贝森特的名字)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川普任内的白宫经济顾问柯德洛(Larry Kudlow)也自称是贝森特的「大粉丝」,认为贝森特是带领财政部的「第一选择」。保守派经济学家、川普顾问摩尔(Steve Moore)也表示他强烈支持贝森特,讚赏他持续推动松绑管制及减税,以促进经济成长,「我认为大多数的自由市场保守派都支持贝森特」。
相较之下,马斯克及小罗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则力挺卢特尼克,马斯克发文评论贝森特会是「一成不变的选择」,卢特尼克则会带来改变,「一成不变让美国破产,所以我们需要改变」。
不过除了贝森特及卢特尼克,据传上周末川普也开始考虑其他人选,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执行长罗旺(Marc Rowan)、前联准会理事华许(Kevin Warsh)等都在可能名单内。
企业因应川普关税大刀 聚焦降低依赖中国
不过不论最终谁出任财长,川普仍有可能採取不同政策,因此许多企业也安抚投资人他们已备妥各项因应方案,当中多数聚焦于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并且承认关税政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例如美国工具大厂Stanley Black & Decker 10月便表示,公司自春天以来一直在为关税税率可能上升预作准备,儘管有许多未知数,但他也表示,公司不太能将更多制造业工作移转回美国,「因为这样不符合成本效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