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自今年1月起,推动容积移转代金机制,截至今年9月底为止,基隆市已有两处建案完成容积代金金额评定,并核发容积移转许可证明,这两案也为基隆市库挹注1.37亿元的收入。市府都发处表示,这项制度的推动,有助于包括基隆捷运或其他重大都市建设的推动,提升整体公共环境品质。
以往,建案在进行开发时,建商往往会利用捐赠公设保留地的方式,换取建案的容积。但因为没有限制捐赠的公设保留地必须在原县市,也常有建商捐赠位于外县市的畸零地给市府,徒增公部门的管理负担。举例来说,基隆市政府就在包括新北市万里、金山等地拥有土地,另外,基隆某社区的部分道路用地,竟属于某县市乡公所所有。
为此,基隆市政府自去年开始推动容积移转代金机制,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截至今年9月30日为止,基隆市政府都发处已经完成两处开发案的容积代金金额评定,并核发容积移转许可证明予建商。这两案也为基隆市的市库带来高达1.37亿元的收入。
基隆市都发处长谢孝昆表示,相较原有的捐地换容积的模式,容积移转折缴代金机制的行政作业更简、快速,后续建设在协助市区老旧房屋改建时,也提供建商在都市更新开发时,财务计画方案的额外选项。未来也会持续鼓励有需求的业者朝向折缴代金方式申请容积移入。
据了解,今年第一件容积移转代金申请案,是在基隆市安乐区大武崙的一处建案,都市计画使用分区为住宅区,基地面积近2500坪,因基地邻接12公尺宽的武岭街,依法可移入容积上限为基准容积的30%,该案透过容积移转折缴代金新制提出申请,全数以缴纳代金办理。单是这个案件,就为市库带来1.12亿元的收入。
谢孝昆补充,开发商在提出申请后,需缴交估价作业费用,市府则会依相关规定,委托3家专业估价师进行估价,并经审查会议通过,市府才会核发容积移转证明。今年完成的两件容积移转代金案件中,共为市库挹注了1.37亿元新台币的收入,这笔收入后续将用于基隆捷运的相关开发、土地徵收等,将可望进一步有效推动基隆捷运或其他重大市政建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