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有刮舌苔的习惯。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研究发现,每天刮舌苔2次,能减少口臭,让味觉更灵敏,并能减少蛀牙、牙龈发炎,甚至是改善肠道菌丛与稳定血压,搭配益生菌使用,效果更持久,不过,若是有舌苔特别厚重、顏色异常,或伴随口腔持续性异味、疼痛或长期口腔溃疡不癒合,这可能是潜在疾病的徵兆,应就医谘询。
李思贤在脸书「思思医师,陪你健康的好朋友」PO文指出,舌苔其实是细菌、食物残渣和老废细胞的聚集地,若如果长期不处理,可能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让这些废物进一步被吞进喉咙,影响肠胃道的菌丛平衡,有些研究发现,舌苔上的细菌和口臭、牙龈发炎甚至某些口腔疾病都有关联。
李思贤指出,刮舌苔虽然无法取代刷牙,但被认为能带来一些独特的好处。研究显示,每天刮舌苔2次,可以让我们对苦、甜、咸等味道的感觉更灵敏。另外,刮舌苔能改善舌头表面的顏色,比如清除让人烦恼的厚白色舌苔。
李思贤指出,一项 2005 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刮2次舌苔,一周后就能显着减少口腔内和口臭相关的菌群。相较于单纯刷牙,刮舌苔对减少口气异味的效果更佳。
李思贤表示,另有研究指出,刮舌苔有助于降低一些容易引发蛀牙或牙龈炎的菌群,间接提升口腔和全身健康。甚至,刮舌苔还可能影响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浓度,而这与血压稳定息息相关。
该怎么刮舌苔呢?李思贤表示,最推荐的工具是专用的刮舌板,如果希望耐用、不用频繁更换,不锈钢是理想的选择,若在意成本或者想常换新,塑胶刮舌板也不错,如果一时没有刮舌板,乾净的汤匙或牙刷也能勉强替代,不过效果可能没那么好。
李思贤表示,刮舌苔可依序下列4步骤。1.张开嘴,把舌头伸出来,把刮舌板轻放在舌头后部。2.从舌根轻轻刮到舌尖,重复每个区域1到 2 次,避免来回刮。3.刮完后,用纸巾或湿布擦掉刮板上的残留物。4.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刮舌板,晾乾后存放在乾净的地方。
李思贤提醒,刮舌苔不能过于用力,否则可能会伤害舌头,甚至损伤味蕾。另外,有些研究发现,停止刮舌苔后,效果可能慢慢减弱或回復原状。如果想让刮舌苔的益处更持久,可以搭配益生菌一起使用。
李思贤表示,刮舌苔是一个简单又有效的保健习惯,但要记得,它并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若你发现舌苔特别厚重、顏色异常(例如过于黄、黑或呈斑块状),或伴随其他不寻常的症状,例如口腔持续性异味、疼痛或口腔溃疡长期不癒合,这可能是潜在疾病的徵兆,这时候不要只靠刮舌苔来改善,建议先谘询牙科医师或医生,确保排除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