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亲自撰写的自传下册即将重磅上市。在各界引颈期盼之际,张忠谋先行在专访中,畅谈其写作心路歷程、产业内幕,以及台积电创建始末。回顾过去,张忠谋亲揭,他曾在5年内3次辞职,最终「已经无路可走,只剩下台积电这条路」!
张忠谋被誉为「台湾半导体教父」,他虽在自序中表明,新书是个人自传,而不是台积电的歷史,但许多读者都希望从他的「第一视角」来了解「护国神山」的造山运动过程。他在接受《远见杂志》独家专访时坦言,从1983年至1988年之间,歷经了德仪、通用器材、工研院的3次辞职,到了最后「我只剩一条路,台积电!」
担任工研院院长期间,张忠谋推动3大改革,其中仅有创建台积电一项功德圆满,其余2项则以失败告终,更遗憾地被贴上「欠缺人和」的标籤。「我没有错,我只是输了而已!」张忠谋在受访时对工研院院长任内的感想做了这样的总结。
张忠谋透露,当他辞去工研院院长一职时才57岁,距离他设定的65岁退休年龄还很遥远,因此他全力投入台积电的筹备工作。
在专访中,张忠谋也分享了台积电创办初期的秘辛,包括与飞利浦(曾是台积电大股东)的微妙关系、对初期3位外籍总经理的评价、英特尔与苹果的竞合关系,以及他对台积电的期许。
张忠谋还自曝,自传写作过程中边写边掉泪,写完之后终于轻松一点了,还笑说自己一点也不「意犹未尽」,因此自传内容只写到2018年他自台积电退休时,未来不会有「传外传」的续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